新闻中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太阳集团tyc151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并定期组织高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与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第7期)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第9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太阳集团tyc151教授、博士生导师蔡跃洲,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中心主任范金,知能汇融(北京)咨询有限公司CEO蒋志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许健,太阳集团tyc151教授、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红霞参会。会议由太阳集团tyc151副院长陈占明主持。

张红霞报告了其研究团队对我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TFP)动态演变与产业创新的研究相关成果。团队基于太阳集团tyc151编制的序列投入产出数据库,利用KLEMS增长核算框架测算、分析了我国各个产业TFP的长期变化情况,以及不同产业、不同投入要素再配置对经济总体TFP的影响,探讨影响产业TFP长期变化的因素;进一步对深圳市的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报告主要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TFP高于传统产业,且对总体经济的TFP有积极影响,而传统产业的贡献较小,战新产业发展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数字化资本和劳动的再配置改善了总体的生产效率;数字化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TFP有积极影响,但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尚不明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呈现负相关,而研发活动投入与产业TFP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别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存在差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TFP增速较高;对深圳市相关政策与专利数量的长期分析表明,深圳市长期持续的产业和创新政策的激励助力于形成其卓越的产业创新能力。

蔡跃洲指出,该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选题,契合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体现了严谨性和科学性。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1981—2018)的编制工作以及额外编制四个卫星账户的工作量。报告中的测算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TFP增长快于传统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符合预期。同时,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负向影响,反映了新“索洛悖论”现象。最后,对于深圳市的测算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及与广州等城市的显著差异,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他认为报告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凝聚了太阳集团tyc151团队多年的心血,为学术界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他建议研究团队能利用已有的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投入产出表,进一步深入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发展,保持研究方法和数据上的一致性,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范金对报告给予肯定,指出该报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二是聚焦学术前沿和具有中国特色。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测算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使用了投入产出表,将中间投入引入到TFP测算,克服了主流经济学使用增加值测度TFP中遗漏中间品的问题。三是结构清晰和资料详实。四是具有权威性和标杆性。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37部门分类的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1981—2018)深受业界肯定。这项研究与KLEMS模型、格罗宁根的几个数据库持续结合并发展,期待这项工作继续更新。此外,深圳创新示范意义特别突出。在今年外资外贸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今年1到4月份深圳新设的超2600家外资企业占全国比重15%,深圳的外资发展对于将来大亚湾、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发展皆具有标杆意义。同时,他针对该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拓展样本和时间。第二,引入不确定因素。第三,研究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蒋志高针对报告中的一些波动的数据,从储能产业和储能企业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彰显了我国企业未来蓬勃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良好发展前景。首先是储能产业。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激发了人们对储能灵活性资源的需求,由此产生了新型市场。在深圳,这种灵活性资源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全国较早的虚拟电厂正在加快发展。其次是储能企业。比亚是深圳储能的第一企业,也是全球第二的储能企业。除此之外,还有较多在产业中布局较早的企业,如生产零部件的麦格米特、生产V2G充电桩的英飞源等,同样也具有不错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许健指出关于新质生产力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如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的测度方法,用的数据、样本不一样,所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适合当前经济热点和技术特征的方法。第二,如何确定“大幅提升”的临界标准、如何判断TFP实际上的非连续变化、如何界定增长模式等皆是学术上需要思考和界定的重要问题。第三,识别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驱动机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其基本内涵,因此存在着众多新的分解角度和维度。

“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即由3名左右教师围绕一个研究主题构建团队,每位教师指导3名本硕博学生参与研究,3个左右团队支撑一个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

来源:对外合作办公室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占明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