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云南线-七彩红河队在泸西县

发文时间:2024-08-30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8月,太阳集团tyc151组建访谈团,赴云南省开展“832 工程” 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云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云南案例、云南经验。

8月12日,“832工程”云南线七彩红河队从泸西县出发,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四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泸西县、石屏县、红河县、元阳县)的调研任务。

本组调研的第一站是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泸西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地势东部高、西南低,地处低纬度高原,热量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泸西县先后荣获绿色中国·2014环保成就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泸西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于2019年4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泸西县小香葱农田里劳作的农民们

家门口就业,开出幸福花

8月12日上午,七彩红河队到达金马镇太平村花卉种植示范基地,金马镇副镇长代尚兵为访谈团介绍花卉产业发展模式。金马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花卉产业,通过引导人才返乡创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依托花卉产业培育等方式,积极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把就业岗位带到群众身边,为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创造了便利条件,解锁富民兴村新密码。

金马镇通过“党总支+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花卉产业,实现村集体每年创收2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该模式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带动3000余人就近就地务工,年务工收入达1亿余元,人均每天增加工资性收入约120元左右,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农民群众从“下地干活”变为“进园上班”,促使附近的村民留在家乡,同时有更多精力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



▲金马镇副镇长代尚兵为七彩红河队介绍花卉产业发展模式



▲鲜花车间的加工工人

为了培育花卉产业,金马镇争取上海帮扶、兵装帮扶、移民帮扶等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撬动企业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引进喜上、缤纷花卉龙头企业8家,主要生产弗洛伊德、骄傲、洛神等10多个品种玫瑰鲜切花以及仙客来、长寿花、绣球花、乒乓菊等盆栽花。代副镇长带领访谈团参观了香港缤纷园艺花卉种植基地,这里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外保温层、空气环流系统、电动内遮阳保温系统、电动内遮阳网、棚内露水冷凝收集系统等智慧农业设施,实现花卉产业标准化发展。



▲七彩红河队参观金马镇缤纷园艺花卉种植基地



▲七彩红河队在缤纷园艺花卉种植基地与县创新办主任沈学智、金马镇副镇长代尚兵、种植基地管理人员李加勇合影留念

经济作物促增收,农旅融合提质效

8月12日上午,七彩红河队前往向阳乡。在路上,访谈团看到了大片的烤烟和万寿菊种植土地。向阳乡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围绕“栽好一棵烟、种好一株花”的发展思路,扩大烤烟、万寿菊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22年,向阳乡共有1393户烟农,烤烟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共收购烟叶6.7万担,烟叶产值达11695万元,实现烟叶税收2572.9万元。2022年向阳乡万寿菊种植面积达6500亩,产值达1490万元。种植烤烟和万寿菊等经济作物,对于拉动农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



▲万寿菊种植基地



▲万寿菊收购点

七彩红河队到达向阳乡小得乐村,在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的介绍下,调研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这里有露营基地、烧烤屋、民宿等主题区域,满足不同场景的休闲需求。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民族特色,举办菊花节、篝火晚会等活动吸引游客,推动了乡村文化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而农旅融合的成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他们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旅游需求的分析,确定以带小孩的游客为目标客户,打造了七彩阳光农场、森林图书馆等特色项目。



▲七彩红河队在露营基地与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座谈



▲七彩红河队在向阳乡文旅融合基地与县创新办主任沈学智、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等陪同领导合影

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拓宽脱贫致富新路

8月12日下午,七彩红河队到达向阳乡政府开展访谈。首先,硕士生于东立对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进行访谈。李特介绍道,20年前的向阳乡主要以种植烤烟、玉米和小麦为主,农民的收入渠道比较单一。脱贫攻坚期间,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探索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慢慢发展起了万寿菊产业。泸西县招商引资了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给农户下发订单,降低价格风险。并且该公司为农户提供栽种、采摘、施药和施肥的技术指导,保证种植品质,降低质量风险。随着农村的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到家乡,在保证收入的前提下,也实现了对家庭的照顾。谈及电商发展时,李特表示,物流建设使得互联网经济的毛细血管遍布每一个村庄,既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于东立访谈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

随后,博士生杨力权对向阳乡旧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唐贵仁进行访谈。唐书记认为,在与群众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各民族的习俗是第一准则。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致力于改善农户的耕种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的路子。在驻村工作期间,他观察到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向好的转变。他提到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有位在浙江务工的监测户返乡秋收期间参与到村子的水网改造项目中。后来,在他返回务工地之后,因为水网施工出现问题,他本着负责的态度自愿自费从务工地返乡处理问题。他与村集体是双向奔赴的,监测户受惠于党的政策,也心怀感恩、心系村集体。



▲太阳集团tyc151博士生杨力权访谈向阳乡旧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唐贵仁

随后,本科生刘燕妮通过与旧寨村委会脱贫户户主赵聪林的访谈得知,脱贫攻坚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他们家的居住环境有了改善,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有了保障,也不再为吃穿发愁。他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感谢关心他、帮扶他的各级干部。



▲本科生刘燕妮访谈向阳乡旧寨村委会脱贫户户主赵聪林

卖好致富果,实现振兴梦

8月12日下午,七彩红河队到达午街铺镇普泽村委会皓澜蓝莓基地,午街铺镇镇长王俊玲为访谈团成员介绍蓝莓产业设计思路。午街铺镇坚持以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为主线,通过引龙头、兴产业、育品牌,为乡村振兴提速赋能。得益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低纬度高原的区位优势特点,泸西县具有适宜发展高原特色蓝莓的广阔空间和市场前景。午街铺镇抓牢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云南皓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4500万元在普泽村建设250亩高品质蓝莓基地以及分拣冷链保鲜设施,预计年产值3200余万元。午街铺镇积极探索农产品种植多样化,在带动增收的同时,分散产业单一的市场风险。



▲皓澜蓝莓基地



▲七彩红河队在皓澜蓝莓基地与县创新办主任沈学智、午街铺镇镇长王俊玲、金马花卉基地负责人李加勇合影

随后,七彩红河队到达午街铺镇高原梨种植和分拣基地,调研高原梨生产和销售情况。上世纪90年代,泸西县想要改变烤烟一枝独秀的局面,决定建设高原梨基地。经过30余年的学习、试验、栽培,如今的高原梨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本地农户纷纷栽种了梨树,建了果园,高原梨成了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梨农通过发展高原梨产业建盖了新房,添置了各种家用电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泸西高原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5.4万亩,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6亿元,为脱贫攻坚和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过省内外水果商,午街铺镇高原梨远销到上海、广东等省市,出口到越南、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七彩红河队在午街铺镇高原梨种植和分拣基地调研



▲工人在车间分拣高原梨

盘活特色资源,农旅融合发展

8月12日下午,七彩红河队到达中枢镇西华村委会羊格黑村,泸西县副县长徐大全、县农科局局长李树荣等陪同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羊格黑村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乡土文化等优势为依托,打造集特色餐饮、特色水果、高原梨主题文化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区。通过举办多彩庆端午活动,安排唱山歌、跳广场舞、民族服饰展销活动,充分释放美丽乡村活动多元化效应,发展“周末游”“近郊游”“亲子游”等乡村旅游。羊格黑被评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省级绿美村庄。



▲七彩红河队在羊格黑村调研农旅融合发展情况

发展产业富人民,抓实教育利千秋

8月13日上午,七彩红河队抵达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开展访谈工作。首先,学院硕士生邹城捷对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张莹莹进行访谈。张副局长介绍了贫困户识别的标准,除测算家庭收入以外,还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进行综合评估。而且,“两评议、三公开”的程序也保证了贫困户评估工作的透明和公平。谈及脱贫攻坚的特色做法时,张副局长总结了三个方面。首先,改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改良土地以适宜耕种作物;第二,县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支持引导外出务工。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邹城捷访谈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张莹莹(原乡村振兴局局长)

随后,调研团教授文余源对泸西县副县长徐大全进行访谈。提到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所起到的作用时,徐大全总结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期间的核心要求是“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乡村振兴阶段,泸西县将着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乡风文明和提高教育。徐副县长认为,产业是基础、就业是保障、教育是关键。只有抓实教育,才可以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走出贫困陷阱。最后,徐副县长介绍了泸西县的“工业强县”计划,引进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以此加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同时壮大财政力量。



▲太阳集团tyc151文余源教授访谈泸西县副县长徐大全

行程预告

接下来,七彩红河队将前往石屏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走进城东鲜豆腐园区、“三个零”绿色种植基地、宝秀镇云龙农业冷库、宝秀镇凤山村委会允海蓝莓基地、大桥乡大桥乡火龙果展厅、大桥乡芯和农业火龙果种植基地、大桥社区大平地村等地调研,并深入访谈石屏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七彩红河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泸西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泸西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花絮



▲太阳集团tyc151文余源教授访谈泸西县副县长徐大全后赠书留念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邹城捷访谈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张莹莹后赠书留念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于东立访谈向阳乡党委书记李特后赠书留念



▲太阳集团tyc151博士生杨力权访谈向阳乡旧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唐贵仁后赠书留念



▲太阳集团tyc151本科生刘燕妮访谈向阳乡旧寨村委会脱贫户户主赵聪林后赠书留念



▲羊格黑村貌



▲蓝莓基地劳作的工人



▲向阳乡的风力发电机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