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9月,太阳集团tyc151组建访谈团,赴贵州省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贵州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贵州案例、贵州经验。
9月2日,由太阳集团tyc151和贵州省委党校联合组建的“832工程”贵州线黔行盘江队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出发,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贵州省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贞丰县)的调研任务。
本组调研的第二站是黔西南州册亨县。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地带,珠江上游两大支流南、北盘江在县境内交汇,东隔北盘江与望谟县毗邻,南隔南盘江与广西田林、乐业、隆林三县相望,西与安龙、北与贞丰县相接,总面积2598平方千米 。册亨县下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常住人口18.42万人。
册亨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至2019年累计脱贫7.9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69%降至1.5%。2020年3月省政府公告册亨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提前1年实现脱贫摘帽。
干群和谐促发展,因地制宜创特色
9月3日下午,黔行盘江队抵达册亨县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室,贵州省委党校刘永生副教授访谈册亨县副县长王国杰。王国杰表示,在脱贫攻坚期间,册亨县在干群关系优化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以回乡助力团、举办院坝会、与群众同吃同住、积分超市等“顺民意,贴民心”的举措大大推动了脱贫攻坚的进度。2019年册亨县探索推行“感恩约定”工作模式,引入劳务机制,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勤劳致富的群众和困难群众。遵从自愿原则,推行“享受国家100元政策补助即需投入1个义务工”的模式,让一些抱有“等靠要”和“不劳而获”思想的群众主动放弃,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实现脱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在册亨县脱贫攻坚战中,最突出的难点也是最大的亮点体现为易地扶贫搬迁。从2016年开始,册亨县按照“一城五镇跨区”规划8个安置区,完成了全县三分之一人口的搬迁入住,87540名群众告别大山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在推动易地搬迁扶贫过程中,册亨县主要以两大举措让人民群众减少后顾之忧:一方面,推动教育扶贫,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有所学”;另一方面,强化劳务外输的技术培训和因岗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巩固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率,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有所工”。
▲贵州省委党校刘永生副教授访谈册亨县副县长王国杰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许嘉晖访谈册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封江,王封江就册亨县产业发展与定点帮扶政策展开详细介绍。册亨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业,形成了“北畜、中菜、南林、全旅”的产业发展布局。北部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地相对贫瘠,主要发展养殖业,重点养殖小黄牛、黑毛猪和生态家禽;中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早熟蔬菜,如小白菜、辣椒和菜心,其中,菜心主要销往广东,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保障蔬菜销量稳定;南部地区以土山为主,土地肥沃,重点发展林业经济,该地区种植了98万亩桑树、35万亩桉树和35万亩油茶林,其中仅油茶林产量已有约1000吨,产值达1.2亿元;册亨县在全县域大力发展旅游,目前已拥有3个3A级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封江特别强调,定点帮扶政策对助农助销意义重大。中国联通在册亨县建设了糯米蕉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全产业链智能平台,为册亨县糯米蕉产业的品质控制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册亨县在中国联通的定点帮扶下,解决了过去农户分散种植、香蕉品质不佳、销路不畅等问题,使糯米蕉从曾经的“弃子”变为了明星产业,推动了糯米蕉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并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为推动糯米蕉产业走向精品化,当地政府将糯米蕉按成熟度分为7个等级,根据收货地的气温和物流时间选择适合的产品和运输方式组合,确保产品能以最佳品质进入全国市场。册亨县通过专业组织定点帮扶,不仅帮助农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还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避免滞销困境,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许嘉晖访谈册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封江
民族文化促就业,易地搬迁谱新篇
9月4日上午,访谈团前往纳福街道锦福社区锦绣苑,参观集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锦绣一条街”。
作为展示民族特色文化窗口,“锦绣一条街”同时也为搬迁安置点的妇女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改善搬迁户的生活质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后续发展。这项政策通过为搬迁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帮助其利用零散时间从事扎染、盘扣等民族手工艺制作,采用计件工资模式,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该项目通过与外地工厂合作,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实现跨区域销售,进一步扩大了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还定期举办技艺培训,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提升刺绣、蜡染等技艺水平,丰富产品种类,同时也推动了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访谈团参观“锦绣一条街”
“锦绣一条街”内设图书馆和社区服务中心,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的凝聚力。“锦绣一条街”项目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和文化服务双重保障,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访谈团参观“锦绣一条街”的筑福图书馆
菜心产业兴经济,智慧乡村助治理
9月4日下午,访谈团前往冗渡镇坛坪村实地调研。坛坪村气候舒适宜人,水资源丰富。沿河1070亩的稀缺山凹坪坝是坛坪村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天然禀赋。红军长征途经的红军桥,与随处可见的墙绘涂鸦,给传统的村落添上了一缕缕文艺气息。2023年,坛坪村入选贵州“第五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坛坪村中的红军桥以及墙绘涂鸦
脱贫攻坚期间,村支书王泽带领村干部逐户讲解政策,流转土地1000多亩,引进项目进行规模化生产。借东西部协作机遇,村两委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黔西南北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并将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供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千亩蔬菜基地,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广东菜心。该村采取夏种玉米水稻等主粮,冬种广东菜心的策略,发挥当地气候的独特优势,与宁夏河套地区的夏产菜心错峰竞争,既满足了基本农田对主粮的种植指标,又促进了农户增收。土地流转供企业种植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村内平整成片的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使农户的收入来源从原先自种的1500元/亩,转为土地租金800元/亩外加企业雇工工资收入150元/天,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也保障了农户收入稳定性。
▲访谈团调研冗渡镇坛坪村
在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过渡期,该村充分利用了联通公司的帮扶资源,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智能化的乡村治理系统。其中,家庭一键预警系统不仅及时救助了一位突发疾病村民,还成功预防了多起潜在的火灾事故。此外,生物资产监管系统通过为肉牛配备监测设备,能够根据体温等关键数据,提前预警肉牛的健康状况,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在生产方面,坛坪村的肉牛存栏数量从2021年的4头增加至2023年的496头,高粱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
▲冗渡镇坛坪村智慧乡村系统
▲冗渡镇坛坪村“一户一册”政策、小母牛项目建设
行程预告
接下来,黔行盘江队将前往安龙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就安龙县的水稻种植、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项目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安龙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册亨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册亨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柴雨舟访谈冗渡镇坛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泽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珊访谈锦福社区脱贫户杨昌芬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石梓涵访谈冗渡镇党委书记李菊
▲访谈团调研冗渡镇陂鼐古寨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青年经济学家论坛举办
2024/11/18
-
太阳集团tyc151“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第19期)举办
2024/11/18
-
太阳集团tyc151赴安哥拉举办第六届中国可持续发展年会,开展学术交流、联学共建及考察调研任务
2024/11/18
-
党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太阳集团tyc151党委进驻动员会召开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