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9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文时间:2019-10-16 阅读次数:


来源:太阳集团tyc151


10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及太阳集团tyc151共同主办的 “电改四周年:进程评估与行业愿景——2019电力体制改革研讨会”在明德主楼728会议室成功举办。

会议由太阳集团tyc151宋枫副教授主持,多名政府、行业和学界专家学者与会,在科学把握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特征以及问题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各项目标的实现手段,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助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副校长贺耀敏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从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和在座专家学者共同阅读了《袁宝华回忆录》中六七十年代的电力故事,再现了像袁宝华、余秋里这样对国家有高度负责任精神的改革家和奉献者,激励各位克服眼前的困难,共同谋求祖国的真发展、人民的真幸福。

太阳集团tyc151院长郑新业教授发表“电改四周年·进程评估与行业愿景”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强调市场经济就是一个要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现代电力经济改革要在“能竞争的地方充分竞争,不宜竞争的部分有效监管”,才能倒逼投资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我们要建立的是国情和禀赋约束下的现代电力经济体系,我们的经济主体是工业,成本最低的能源是煤炭,因此要在清洁环保、价格合理、供给充足之间权衡取舍,大规模提升新能源发电比例必然也会面临高额发电成本,“既要、又要、还要”的目标之间本身存在冲突。在对十四五的展望中,郑新业强调总量与结构的重要性,并就监管问题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国家能源局南方能源监管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卢勇就广东电力市场化改革路径及现货市场建设思路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他首先提出电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管理效率、投资效率、运行效率的提升,从而将效率提升带来的红利释放给社会。电力体制改革是社会经济问题,不是纯技术性任务。现货市场建设规则设计非常重要,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规律进行设计,需统筹考虑全社会利益。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反应出了原电价体系和电源、电网规划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演讲最后,他总结现货市场建设要“重视规则、把握角度、提升高度”。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副主任李竹随后进行了“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逻辑与展望”演讲,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运营现状、取得的成效到建设逻辑,再到建设目标的展望,李竹从运行机构的视角提出对电力市场优化路径的思考。他指出,电力市场是一个要反映电力行业规律以及市场规律的专业,是一个复合性、复杂性非常高的专业,电力系统运营特性使得我们需要关注发电计划如何制定、怎样保证实时的电力平衡、输电容量如何分配以及电网安全如何保障这四个基本问题。从基本问题中导入电力市场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电能量市场、阻塞管理、辅助服务市场等,最后他结合我国国情对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态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接下来,知能汇融(北京)咨询有限公司CEO蒋志高的演讲主题聚焦现货市场建设,提出现货市场建设的几大挑战。供给侧方面,禁止新的煤电机组进入,但高成本机组无法向下游疏导。需求侧方面,现货的分时价格导致用户利益分化,所有用户都是改革赢家的局面不再。市场机制方面,非市场用户与非市场电源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监管方面,人力物力不足,市场力防范机制缺失。区域市场建设方面,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调整,需要深入研究。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价格处处长吕栋发表了关于“输配电价改革与电力交叉补贴”的演讲,他指出“国网是央企,承担着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政策,保障安全稳定供电的责任”,改革一定不要忘记初心,输配电价改革一定要提高效率、实现公平、促进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妥善解决政策性交叉补贴成为问题关键,要统筹效率与公平、准确计算交叉补贴并采取措施实现对低收入群体的精准保障。交叉补贴暗补改明补后,可探索建立电力普遍服务基金或者向市场主体征收交叉补贴加价等方式妥善解决。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飞,就电力普遍服务如何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展开。他首先介绍了电力普遍服务与保底服务的相关概念,二者服务对象、责任主体以及补偿机制上的区别;然后指出随着新增用能和服务对象的增加,电力普遍服务规模总量不断扩大,补偿机制不明确且存在来源减少的趋势,并以舟山为例介绍了改革成效与难点问题。他在演讲中还将移动运营行业与电力行业改革历程类比分析,借鉴其非对称管制与普遍服务的相关经验。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陈宗法站在发电企业的立场,发表了题为“两轮电改与发电企业的‘两次转型’”的演讲,介绍电改对发电企业造成的冲击以及电力企业未来的方向。他从2002年第一此电力改革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产生的影响说起,2003-2008年突出“快”字,表现为跑马圈地、抢占资源,同时出现了煤电矛盾和火电板块的大规模亏损问题;2009-2015年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综合能源实现了一次成功转型。2015年新一轮电改揭开全面竞价时代大幕,发电行业由于营商环境复杂多变出现了“第二次困难时期”,未来应着力“绿”色发展、向“下”延伸、对“外”拓展、介入“新”业态,实现二次转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展望十四五,发表了“深化电力改革,促进能源电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演讲。她先总结了四年电力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建立电力市场未来需要解决的消费侧、资本放开、两部制度、市场概念、交易的变化趋势等问题。十四五的主要任务是抓住“绿色”、提高效率,约束条件下的电力规划路径就是积极发展水电和新能源发电、安全发展核电、进行煤电灵活性改造、进行跨区通道建设,建立一个“源、网、荷、平衡互动,集中、分布系统低碳结合”的能源现代电力系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褚印分享了自己的一篇关于评估美国电力改革带来的电厂效率改进的文章,通过对美国区域电力市场SPP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剥离电网运营权对于垂直供给方面的效率能否产生正面的影响。他分享的结论是,垂直剥离并没有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政策性的内涵在于,虽然不那么激进的电改方式面临的风险更小,但伴随的效率提高也比较小,想要带来足够多的程度效率提升,还要考虑更多电改因素,比如成立一个市场平台及信息、匹配需求和供给等。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荆朝霞教授分享了关于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的设计及应用的议题。通过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明如何通过设计使得社会总福利增加。她引入广义的差价合约的思想,认为政府授权的差价合约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对于竞争性的环节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解决高成本机组回收的问题、解决输配电定价问题等。

上海财经大学助理教授李昊洋关注的方向是太阳能和风能之间的效应关系,他给出的结论是太阳能和风能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在太阳能装机总量增加比较小时表现为互补效应,在增加比较多时为替代效应。随着太阳能装机成本的下降,社会总福利刚开始是上升的,随后下降。对于政策上的内涵在于,在太阳能价格下降的同时仍然需要辅助实施一些碳排放的控制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冯永晟对中国传统电力市场模式的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将市场看作一般性概念,将中国传统的电力发展模式定义为纯容量市场模式。中国的纯容量市场区别于国外的特点在于纯容量是由政府确定容量需求,通过计划定价和计划电量来分配。他还提出,中国电力市场与国外的起点不同,很难沿着外国的改革路径,最后脱离政府的直接干预,同时放开计划电量是要改变容量确定的方式,并非让政府忽略充足性问题。

太阳集团tyc151副教授谢伦裕关注了电力体制改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她分别介绍了电力改革影响气候变化的三个机制:高效率机组的财务成本高于低效率机组、可再生能源部分替代燃煤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高耗能产业会从电改中获利从而进一步扩张。她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在减排收益均等化的前提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停止“补贴”高耗能产业,优化碳市场安排。

太阳集团tyc151助理教授郑㼆,他分享了电力市场的三种出清机制:Uniform Pricing,Discriminatory Pricing以及Vickrey Pricing,并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证明,大多数国家选择的Uniform Pricing出清机制并不是有效的,统一出清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高电价和无效的分配,而Vickrey Pricing可能是更有效的出清方式。

电改四周年研讨会汇聚了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以及各界专家学者,多方人员充分对话,在电改必要性中求同、在改革方式中存异,提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历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为未来电力市场规划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智慧。(文稿来源:太阳集团tyc151)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于2013年6月正式成立,于2015年12月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首位。国发院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目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引领社会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