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椒”风采|裴建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文时间:2021-10-28 阅读次数:



裴建锁,太阳集团tyc151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

1.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吗?

大学毕业后,2004年——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项目;在此期间,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双博士学位项目,最终取得两个独立学位。具体的来说,2009年,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毕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赴荷兰完成双学位项目的最后一年,并于2010年毕业。毕业之后,即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至2021年1月;之后,加入太阳集团tyc151工作。


2.请问您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您是怎么寻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的呢?

目前的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来说,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国民经济学;但也会与其他二级学科交叉融合,归根结底是具体的研究问题,例如,在全球视角下,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做的是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比如,近些年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今年提出的双碳问题。当前,中国作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按年度计)是一个事实,但我们同时需要知道有多少排放是为满足本国需求而排放的,有多少又是因为生产出口品(满足外国需求)而排放的。这些问题,既是价值链的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等重点关注的内容。

经济学本身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怎样去发现这些研究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这实际上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开展研究时,通常会从一些全局性、重大性的问题入手,但事实上,在做的过程中,又是从一些非常具体的工作切入(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比如说中美贸易的问题,我从2005年开始跟导师一起做这方面的研究;当时,负责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测算具体的数字,即估计中国对美国出口带动了中国多少GDP;以及美国对中国出口带动美国多少GDP,就是估算这样的数字;说起来很简单,但里面涉及到一些很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学术和政策影响。简单总结,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反复确认这个问题是不是重大、重要的问题,是不是值得持续研究,研究结果有没一些政策启示,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3.您在求学阶段,有没有遇到棘手的难题呢?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不仅是求学过程中,即便现在也是时常遇到各种需要处理的难题,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解题的过程。只不过角度有所区别,但是问题的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求学中,只需要把研究问题解决好,以及在投稿过程中恰当回复评审意见,反而是比较单纯和简单的。记得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研究中美贸易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海关的数据。但是因为各种限制,数据获取并不完全畅通,还有信息滞后的问题。反倒是,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合作中,从对方获取了研究所需数据,这是当时的一个现实情况。当然,近些年来,由政府部门之间协商,各部委数据有了互换的条件,现在科研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4.您觉得学生应该如何平衡好学习和科研呢?

我认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与科研应该有不同的配比。但最为核心的还是秉持“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学习会更快;选准一个问题进行钻研,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时,要注意运用现代方法,我们需要掌握足够多的工具,以便在研究问题时选择最为恰当的方法,这也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过程,要有一直更新一直学习的准备。最后,注意数据驱动,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定性地分析一般可能会有一些方向性的结论,但我们仍需要去收集数据进行量化。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科研是不冲突的。一方面,我们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科研过程中如果发现工具不够用,我们就得去学习新的方法和工具;如果发现数据不够用,就得去搜集更多精确的数据。类似的,带着问题去学习也会使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学习和科研是相互促进、正反馈的过程。

5.请问您认为我们学生除了学好专业基础课之外,还需要培养锻炼那些能力,还有您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什么样的期待或嘱托?

我自己也还在摸索,所以谈不上分享经验,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教训的东西,供你们参考,避免多走弯路。我们经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科类的研究工作,我们依赖统计部门搜集的数据。所谓的数据,实际上是两个词,一个“数”,一个是“据”,通常关注的更多的是“数”这个部分,对“据”这个部分可能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如何去弥补呢?可考虑,比如结合学院的认识祖国、832工程这些项目,切身实地进入到实际的经济现场。因此,我鼓励大家在学好书本的基础上,如果有机会的话,更多的参与学院或者学校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我们的学问、学科要接地气,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然,对于本科和研究生,在不同的阶段,时间的分配会有所区别。在本科阶段,大家需要沉下心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研究生期间,学院设置了四高课程,这仍然是给大家打基础。在这个前提上,再辅以各种各样的调研,各种各样鲜活的案例,就会使得研究一方面是在选题上可以紧扣国家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会言之有物。至于说如何去做好学习和科研的平衡,我自己仍然还在学习,还在平衡的过程中,这是一个终身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