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安徽线-传承队在裕安区

发文时间:2023-09-22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2023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组建联合传承队,赴安徽省开展“832 工程” 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安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安徽案例、安徽经验。同时期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共同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 “832工程”传承队赴安徽省四县区,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2023年8月15日,传承队来到本次调研最后一站裕安区,继续探寻裕安区脱贫攻坚的故事。裕安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东北,江淮之间,六安市区以西,东接金安区,北接霍邱县,南接霍山县,西与金寨县、叶集区接壤。距省会合肥 70 公里。全区总面积1926 平方公里,辖 19个乡镇、3个街道、1个高新开发区;272个村,48个社区。全区公安户籍人口1038129人,常住人口92.42万人,是个典型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交通运输体系健全,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六安火车站、汽车总站 (南站) 坐落地,过境有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商景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312 国道、105 国道,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乃“东出西进之要地、接南通北之咽喉”。

万亩桃园万亩茶 产旅结合助振兴

8月16日上午八点四十传承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万亩桃园参观调研。狮子岗乡位于大别山北麓,以岗、湾、三种地形为主,山岗面积大。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当地立足于自身的地理条件,把握住六安市的“谷一带一领库”建设机遇,打造茶谷线上的红桃走廊,使桃产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特色增收主导产业。目前,全乡红桃种植面积超过2.6万亩,仅新华村核心区便超过1万亩,是安徽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连片桃园。同时,当地将桃产业和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目前已连续举办四届桃花节和三届采摘节,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次以上,带动当地和周边旅游经济已达600余万元。

传承队前往狮子岗乡万亩桃园参观调研

▲万亩桃园基地的标语

传承队在万亩桃园基地门口合影

随后,传承队来到了裕安区独山镇的伊甸园的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学习。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27600亩油茶基地,横跨独山镇9个行政村,长年有1400多名农民工在基地务工和就业。脱贫攻坚以来,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术扶贫、金融扶贫、公益扶贫、促销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直接带动和帮扶了23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多名妇女的就业和创业。合作社所属的安徽新里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元化生产经营格局,目前已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初步融合发展的态势。同时,合作社积极拓展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油茶副产品,包括手工皂、洗衣液、面膜等,有力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传承队到江淮果岭大观园茶油精炼中心参观调研

▲江淮果岭生产经理翁磊为传承队师生介绍

公司产品

传承队到达裕安区伊甸园茶油种植专业

合作社—茶油种植基地参观调研

传承队在基地门口合影

众志成城,饮水思源

紧接着传承队一行来到横排头枢纽工程实地调研,史杭总局工作人员首先向传承队介绍了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开发历史,横排头枢纽工程为史杭灌区淠河灌区渠首,位于六安市苏家埠镇以南5km的淠河河道上,兴建于1958年,是淠河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枢纽以上来水面积4370平方公里,其中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四座大型水库来水面积3240平方公里水库至渠首区间来水面积1130平方公里。随着调研团在办公区域的深入参观,工作人员继续介绍到横排头枢纽工程目前的实际作用和重要意义,枢纽工程上游多年平均来水量约34.2亿立方米,渠首进水闸年均引水20.4亿立方米,灌溉合肥六安淮南3市10个县区660万亩农田,并为合肥、六安和灌区近1000万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源。

传承队前往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调研

▲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水闸

传承队在水利工程前合影

土地流转提效率,分户饲养促增收

8月16日下午,传承队前往顺河镇华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参观调研。2016年公司在“百企帮百村”三年行动中,帮扶顺河镇董滩村,2017年帮扶顺河镇广庙村,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239.4万元,帮扶贫困人口2036人,被授予全国“万企帮万村优秀民营企业”的荣誉称号。公司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扶贫:1.分养:公司将经过3-6个月饲养的健壮小公牛交由贫困户分别饲养(“分养”),待贫困户饲养到10个月以上时,公司按照保护价全部收购。2.土地流转:公司以高于常规种植业收入价格流转土地,共流转土地6000多亩,涉及农户2300多户,其中贫困户205户418人。3.分贷统还:贫困户用小额信贷入股公司发展奶业项目,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4.就业帮扶:公司已安排当地农民就业4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占一半以上。5.基础设施:公司为贫困村新修水泥路23公里、整修塘库4口、整修渠道1条、新建提泵站1座。

传承队前往顺河镇华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参观调研

▲华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挤奶设施

传承队在公司门口合影

随后,传承队调研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与中小养殖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收益机制。通过订单,以保护价收购,实施利益兜底,确保有市场风险时农户也有一定盈利。二是均衡受益机制。公司主要采用“五统一分”的方式,即统一供应鹅苗,统一疫病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销售,分户饲养。三是综合受益机制。保证农民不单有养殖环节的收益,更保证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的收益。例如,展羽公司对于有种植经验的贫困户,免费提供芡实苗,免费提供种植,采摘技术,并高于市场价回收,确保亩产不低于2000元收入。四是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走访调研,确保回收价格始终高于市场价格,帮助中小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

传承队调研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标语

传承队在公司的基地合影留念

承接制造业转移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传承队一行下午来到裕安区西北部的丁集镇,这里正在打造“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2018年丁集镇紧抓苏州婚纱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对接返乡企业落地,激起了苏州婚纱礼服企业返乡创业的热潮。截至目前,丁集镇全镇婚纱礼服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500余家,其中婚纱礼服生产经营企业400余家,婚纱礼服电商销售店铺600余家,全镇婚纱礼服产业年产值达24亿元,婚纱礼服年发出量近500万件,日均婚纱礼服发出量约1.3万件,全镇婚纱产业从业人员超1.5万人,人均工资水平达到每月8000元,其中带动500多户脱贫户通过创业、就业实现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丁集镇正逐步形成以婚纱为主导的产业型特色小城镇。为推进婚纱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按照国家级特色小镇标准,融合婚纱礼服设计、生产加工、婚纱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婚纱摄影、婚庆文化、旅游等功能,设计打造返乡创业重镇和婚纱特色小镇。

传承队到达丁集婚纱特色小镇参观调研

传承队在小镇的游客接待中心大厅合影

调研访谈

宿州学院学生谢雪儿访谈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栗树村脱贫户王步前。在访谈中了解到,王步前是在2008年因病致贫,王步前的丈母娘因为风湿致残,王步前因为要照顾家中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王步前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痴呆以及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先后在合肥,南京问病求医。王步前回忆到,2008年,在南京就医花费了八万多医疗费,在南京同仁医院的帮助下,帮他免去了医疗费。现如今,他的女儿享受着残疾补贴以及低保政策,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嫁给了当地人,虽然无法根除疾病,但是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王步前在2017年被评为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申请了无息贷款3万元,和他的儿子一起经营起了自家的挂面厂。在脱贫攻坚中,帮扶人在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帮他拓宽销路,逐渐扩大了挂面厂的规模。让他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2020年,王步前家庭达到了脱贫标准。王步前,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在脱贫攻坚中,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的前方。

▲宿州学院学生谢雪儿访谈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

栗树村脱贫户王步前

太阳集团tyc151本科生占旭豪访谈了安徽省六安市新安镇马河村第一书记魏启文。魏书记总结了马河村脱贫的几个主要措施。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将原先村子里零散的农田进行标准化整治,方便企业进行机械化种植,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兴修水利,为农业收入的稳定提供保障。三是改善交通,截至2020年底,马河村已经基本实现村组道路循环化,交通网实现三纵一横网格化。四是促进教育。通过落实各学段资助、“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扶贫政策,大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切断扶贫的代际传播。五是产业扶贫。马河村根据当地特点,大力发展皖西白鹅养殖,稻虾养殖等产业,同时实施消费扶贫,积极采购贫困户产品,助力相关产业发展。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马河村2020年末脱贫攻坚完成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大约17500元,村集体收入也从0达到了22.3万元,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占旭豪同学访谈安徽省六安市新安镇马河村

第一书记魏启文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研究生于东立访谈了江家店镇书记刘亮。经刘书记介绍,该镇的产业发展颇具特色。首先,该镇引入特色水产品、稻虾和稻鱼,实现规模2.3万亩;第二,探索三产融合。该镇改造农田4200亩,先后建成鱼(虾)稻共生区、农耕体验区、稻田观光区、仓储加工包装区及生态果林等。第三,电商扶贫促增收。政府帮助贫困户解决好设备和网络问题,鼓励贫困户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在谈到如何优化扶贫资源在各行政村之间的分配时,刘书记总结为:针对贫困程度较高的贫困村着重“引进水源”,优先打造特色产业,促进村内劳动人口就业;针对双基薄弱村着重“修好水渠”,加大双基建设,补齐道路、水利短板;针对有特色发展资源的村着重“配套水体”,促进三产融合,建设美丽乡村。

▲于东立同学访谈安徽省六安市江家店镇

党委书记刘亮

宿州学院李壮壮老师访谈六安市裕安区乡村振兴局局长白志习,白局长介绍到,裕安区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之策、关键举措,科学谋划部署,强化指导服务,落实扶持政策,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扎买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壮大村级主导产业上,经过脱贫攻坚,75个贫困村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茶叶、蔬菜、水果、油茶、中药材、畜禽养殖、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明显壮大,产业链更长更全,产品质量更好更优,截止到2020年底,全区75个贫困村都发展1项以上特色产业。例如西河口乡红石岩村,位于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区。2014年建档立十贫四户111366人。脱贫攻坚以来该村按照“依托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贪步伐、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支持贪因户发展茶叶生产,实施产业到村项目新建茶叶加工厂,实现贫因村、贫困户增收脱贪。红石岩村茶叶种植 6960 亩,可谓是家家户户种茶,茶产业每年收入将近2000万元。为扩大茶叶生产加工,红石岩村积极争取各级扶贫资金,新建咏徽茶叶特色种植加工扶贪基地,咏徽茶叶年销售收入达到了 960万元,带动贪困人只62人务工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5500元以上,同时按高于市场价格10%订单收购16户贫因户茶叶,户均增收 6500 元以上。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茶叶加工厂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旅 10万元,红石岩村已经成为西河口乡第一个村集休收入突破 50万元的村。

▲李壮壮老师访谈六安市裕安区

乡村振兴局局长白志习

李浩然老师访谈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宗福,高主任在介绍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提到2016年,为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区成立以了区委书记为政委,区委副书记、区长为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产业发展与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脱贫等五个作战部及综合协调、督查检查两个工作组。2017年充实调整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增加一名副区长专抓脱贫攻坚工作,设立九大工程责任组和综合协调工作组,成立区脱贫攻坚督查办公室和19个专项扶贫办公室。2018年调整充实区脱贫摘帽攻坚指挥部,在“9+1”责任分工基础上,新增宣传教育、纪律保障、督查督办、明查暗访 4个工作组,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和纪委监委的执纪问责作用,进一步强化对脱贫摘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区委、区政府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乡镇、贫困村制度,逐渐形成了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指挥,九大工程组、五个工作组各负其责、19个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奋力攻坚的工作机制。

▲李浩然老师访谈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宗福

调研花絮

传承队试用油茶加工产品

▲油茶果

▲横排头枢纽工程大坝全景

传承队调研婚纱小镇商家

▲调研团观看婚纱小镇宣传片

▲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角

▲皖西大白鹅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 “832工程传承队

文字: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832工程”传承队

部分内容整理自当地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资料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