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安徽线-茂林修竹队在望江

发文时间:2023-08-31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暨“832”工程)系列访谈项目,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3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组建联合访谈团,赴安徽省开展“832 工程” 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安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安徽案例、安徽经验。同时期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共同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

8月6日,“832工程”安徽线茂林修竹队赴安徽省安庆市和池州市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

本组调研的第二站,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望江县。望江县地处安徽省西南边陲,为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总控制面积1357平方公里,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望江县是古雷池所在地,造就了诚实守信的民风美德和独具特色的“雷池文化”。2017年,望江县被列入安徽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经过全县共同努力,2020年4月,望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49%,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

整合资源做大事

8月8日下午,访谈团对安徽攀樽服装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安徽攀樽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26日,融合太慈镇13个村共854万资金,主要经营服装、装饰、纺织品、拉链及原料等制造、销售行业。目前公司拥有厂房一栋,建筑6000平米,工人70余人,经营主体年产值2000万元,稳定带动就业70人,其中脱贫户28人,一般农户42人,是产业助力脱贫的范例。

在参观过程中,望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檀朝清向我们介绍“望江模式”的探索历程。脱贫攻坚初期,望江县实行资金到村到户、村村发展产业、村村建扶贫车间的策略,考虑走小型制造业或养殖业道路。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分散小规模产业利润低、资源人才短板显现,利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望江县整合资源,统筹扶贫车间建设,克服产业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试验效果良好,这种模式在安徽省得到推广,并被命名为“产业综合体”,即集中资金和人力,进行大型项目建设,整合资源做大事。

▲访谈团师生参观安徽攀樽服装有限公司

▲访谈团在安徽攀樽服装有限公司合影

“稻鳖共生”效益好,坐收“渔”利助双赢

随后,访谈团到达望江县华阳镇,参观华阳镇大号村甲鱼养殖基地,了解“稻鳖共生”模式。“稻鳖共生”是指以水田(池塘)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稻鳖共生的除草、除虫、驱虫、肥田等优势,实现有机、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

通过实行“稻鳖共生”的现代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华阳镇既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又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稳粮增收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当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同时,这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水产养殖户进行尝试和创新,提高附加值。

▲访谈团了解华阳镇大号村养殖基地发展模式

▲望江县华阳镇“稻鳖共生”基地

“三化”齐步走,利润节节高

8月9日上午,访谈团到达长岭镇产业园,调研当地纺织业发展情况。长岭镇纺织服装产业由来已久,但规模较小,自动化水平低,造成经济规模效应缺失,影响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长岭镇乡村振兴产业园自2019年开始筹建,以望江县首位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为主体,包括安徽上总纺织有限公司等1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共有6家,大大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除进行规模化发展外,长岭产业园着力推动生产加工的自动化和产业化进程,棉花纺线过程完全解放人力,实现全自动化;纺织所用直筒完成产业园制造,实现产业园内全产业链发展。随着规模化、自动化和产业化水平地提高,长岭镇纺织服装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访谈团在长岭镇产业园听讲解员介绍园区基本情况

▲安徽上总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乡村振兴正当时,桃岭人民树新风

随后,访谈团前往桃岭村。桃岭村入选2019年安徽第一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涵养文明乡风,推动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地深度融合。

宿州学院陈婷同学访谈太慈镇桃岭村书记书记余结飞。余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桃岭村贫困户的就业脱贫方式,通过省外务工补助以及县内招聘动员鼓励贫困户劳动增收,为因残致贫户提供特殊扶贫岗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村两委更加团结,凝聚力大大增强,办事效率提高,获得民众拥护和支持。

▲陈婷同学访谈太慈镇桃岭村书记书记余结飞

太阳集团tyc151耿鹤同学访谈脱贫户詹结平。在访谈中,詹结平提到了脱贫攻坚前后,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在脱贫攻坚前,詹结平妻子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詹结平用申请到的小额贷款开办农家乐,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詹结平多次表达对政府、第一书记及帮扶人的感谢,并表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能够继续努力,用勤劳和汗水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耿鹤同学访谈脱贫户詹结平

以望江经验,助力望江发展

8月9日下午,访谈团前往高士镇人民政府进行调研。高士镇地处望江县风景秀丽的焦赛湖与武昌湖畔,是省级中心建制镇、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良好。

在高士镇人民政府,陈佳莹老师访谈高士镇镇委书记刘正虎,宿州学院王龙龙老师访谈望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檀朝清。

刘书记曾任望江县扶贫办主任,完整经历了脱贫攻坚战全过程,对于望江县脱贫历程了解程度高,经验丰富。在访谈过程中,刘书记着重强调望江县的产业扶贫政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望江县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在产业发展规划上,刘书记提出两种思路:第一是只有实现规模化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士镇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展大镇,具有发展农业的适宜自然环境和丰富经验,现有五个产值上亿的农业品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第二,要注重错位竞争。应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篇大文章,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宜的小众产业,如高士镇发展苔藓产业,一亩利润可达十万元,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佳莹老师访谈高士镇镇委书记刘正虎

檀局长向访谈团介绍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问题,在扶贫过程中,避免漏评错评,提高贫困户选择精准性是提高扶贫效果的关键一步。谭局长提到,除遵照提交申请、评选、公示的基本流程外,望江县还通过排查和暗访等方式来提高扶贫精准性。在确定扶贫对象后,望江县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人的作用,帮助贫困户摘帽。除此之外,望江县强调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一体化,给予非贫困村困难人口充分关注和政策支持。以就业扶贫为主的帮扶措施促进贫困户经济状况快速改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也得到缓解,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王龙龙老师访谈望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檀朝清

干部企业家精神,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望江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在2017年,望江县就开始进行产业帮扶,但在当时的村干部中,普遍存在谈产业色变的现象。这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首先,相比于投资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带来的成效更为稳妥,承担风险小;其次,由于缺乏经验,村干部和群众对于产业发展缺乏完整认知和清晰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产业帮扶政策的具体落实。

为解决这些问题,望江县加大干部思想工作力度,鼓励干部敢为先为,并请安徽农业大学为全县60个贫困村定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列出产业发展清单,最终贫困村迈出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在专家去田间地头考察以及和村干部的交流过程中,村干部的产业发展意识和市场化精神逐步提高,开始主动寻求产业发展机会,为脱贫攻坚进程注入新活力。

▲访谈团师生在黄河产业园种植大棚调研

▲访谈团师生在黄河产业园合影

花絮

行程预告

接下来,茂林修竹队将前往石台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走进石台县七井山村史馆、八棚村高山辣椒基地、大演乡西黄山富硒文化展示馆等地调研,并深入访谈石台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尽请期待。

茂林修竹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望江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望江县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 “832工程”茂林修竹队

文字: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832工程”茂林修竹队

部分内容整理自当地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资料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