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太阳集团tyc15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1月14日,“832工程”云南线滇乡新貌队从大关县出发,在昭通市的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大关县、盐津县、绥江县、永善县)开启为期8天的访谈调研活动。
调研团的第四站是昭通市永善县。永善县地处云、川两省六县结合部,位于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是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地。1727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剿平米贴,并由朝庭钦命县名为“永善”,意为永远服从管教。东西横距46.6千米,南北纵距121.2千米,区域面积2778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7月,永善县辖2个街道、7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截至2023年末,永善县常住人口33.28万人。
永善县地处滇东北中山山原西北边缘,因受金沙江及其支流切割,高原面较破碎。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主要河流金沙江、桧溪子河、大毛滩河、井底水河、龙冲河等。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年均气温16.4℃,年均降水量666毫米。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8月,入选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永善县桧溪镇金江画廊
脱贫路上,橙香四溢
1月18日下午,滇乡新貌队来到永善县桧溪镇源胜村,调研刹水坝脐橙示范园。
桧溪镇源胜村因地制宜,立足“小而精、小而特”的产业发展思路,发挥区位优势,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余亩。自2016年开始种植脐橙以来,已实现种植群众全覆盖。同时,该村在发展脐橙产业过程中还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大力推广喷灌、太阳能杀虫、黄板杀虫等管理技术。2020年源胜村的脐橙种植基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22年当地脐橙入选全国第二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纽荷尔脐橙
▲ 种植户运输刚采摘下来的脐橙
▲ 太阳集团tyc151博士生万沪宁访谈永善县脱贫户、脐橙种植户夏廷书
一年建成一座城,一周搬进一万人
1月19日上午,调研团到达永善县红光安置点。安置区占地650.62亩,共安置群众3542户14668人,总投资17.7亿元。围绕省委、省政府“50个有”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一配套,两支撑”要求,规划安置房102栋30.2万平方米及配套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就业服务中心、农贸市场、村史馆、公厕、垃圾中转站、扶贫车间和“一水两污”等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率35%,容积率1.2%。安置区于2018年10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19年10月26日完成安置房分配,实现“一年建成一座城”目标。2019年11月25日启动搬迁,12月3日完成搬迁任务,达成“一周搬进一万人”。
▲ 红光安置点
▲ 社区为安置居民进行叉车技术培训
▲ 调研团参观红光村史馆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永善县在红光安置点设红光与永红两个社区,配置了社区服务中心,全力服务搬迁群众。永善县人力资源部门紧紧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机遇,对接广东、浙江的相关企业到永善县内开展现场招聘。在稳步推进就业的情况下,社区积极谋划在家人员的就业工作,先后开发了服务性岗位116个、公益性岗位4个。正在建设占地11000平方米的3个扶贫车间,可满足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让搬迁群众既能务工创收,又能照顾家庭、管理孩子就近上学。
▲ 昭通学院本科生周之贤访谈溪洛渡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书记赵元军
▲ 调研团在红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党建带产业,荒山变金山
1月19日下午,调研团来到黄华桔园,调研黄华镇白桔产业。
黄华镇党委书记韩维树为调研团介绍了黄华镇白桔产业发展情况。在介绍中,调研团了解到黄华桔园特色农业庄园位于金寨村,距黄华集镇6.5公里,于2017年建成使用,面积760亩,投资1970万元,主要发展白桔、枇杷等特色水果产业,年产值9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
为更好地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黄华镇成立永善县桔园种植专业合作联社,专业从事白桔、枇杷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工作。合作联社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金500万元,由永善县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永善县东坡焰专业合作社,永善县富群农业专业合作社,永善县黄华镇荣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永善县山里人家白桔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合作社组成。合作联社践行“党建带产业,荒山变金山”之使命,带动并吸纳周边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土专家”“小能人”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把合作联社打造成群众的致富平台,不断带动黄华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黄华产业发展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 黄华白桔
▲调研团在黄华镇金寨村桔园支部委员会前合影
▲ 昭通学院陈金琳同学访谈黄华镇党委书记韩维树
访谈掠影
▲ 昭通学院祁永超老师访谈永善县委副书记李大捷
▲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王钰佳访谈永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健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第一届全国应用经济学专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举办
2025/04/15
-
太阳集团tyc151陈占明教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舆论场》等栏目采访
2025/04/15
-
共上一堂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2025/04/15
-
应声踏歌,舞绽青春!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