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1年11月17日上午,由太阳集团tyc151主办的《平台就业的生成机理、风险点及对策分析》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太阳集团tyc151院长郑新业、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杜凤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创业指导处处长娄权超等近20名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太阳集团tyc151丁守海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太阳集团tyc151院长郑新业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就业问题是重大的现实问题,现在新就业形态迅速崛起,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新就业形态的治理需要深化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郑院长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关注与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他也表示尽管艰难,但一定要把该项目坚持和推进下去,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引领作用,为应用经济学科建设服务,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服务。

太阳集团tyc151丁守海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拨冗出席致以热烈的欢迎和感谢。随后,他代表项目组从四个维度汇报了项目的调研成果,即项目调研背景及基本情况说明、个体调研的基本结论、工厂调研的主要发现、以及基于平台就业现状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平台就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比传统的标准就业模式高,就业质量也要低于工厂模式。2、平台就业者的相对高收入是依赖更高的平台资源配置效率和更长的工作时间实现的,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结合其他维度判断,平台与从业者之间具有更强的雇佣关系属性。3、平台就业者择业具有较强的短期理性特征,虽然收入较高,但技能提升慢,职业前景不明。4、平台就业凭借收入优势对制造业工厂形成了较明显的劳动力争夺,并将工资压力传递给后者,这进一步倒逼制造业工厂通过上马自动化生产设备等手段来摆脱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基于上述结论,丁守海教授指出:1、要加强平台就业规制,切实保护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但也要不同平台就业的职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2、要从长期理性出发引导平台就业者的职业选择。政府应通过培训补贴等手段来提升整体社会的人力资本提升动力。3、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吸纳高质量劳动力。4、在国家战略层面,应制定与主导产业规划相匹配的劳动力流动路径图,引导劳动力大军朝战略性产业方向有序流动。

在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并就本次调研成果及该项目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教授指出,该调研工作意义重大,对劳动力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制定会有很大指导作用。他认为该调研成果印证了很多平时的思考,比如,如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保持制造业的合理比重,避免经济增长成为无本之木、如何提升各个行业尤其是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对未来中国主导产业多元化的前瞻问题等,都值得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杜凤莲教授以报告中的风险点作为切入,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可以从平台就业者的健康风险、未来一次人口红利消失如何向二次人口红利转变、雇佣关系和合作关系的边界模糊化会带来哪些隐患等方面拓宽风险点分析的涉及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指出,今后平台就业这块有很丰富的数据,希望接下来能与同行相互之间进行更深度的开发,并基于数据分析,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创业指导处处长娄权超指出平台就业是个非常重要的新生事物,同时也很复杂。他充分肯定了丁守海教授所做的主报告,并就目前平台就业治理的难点和思路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教授、太阳集团tyc151杨天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罗楚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吴清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教授从不同角度对主报告进行了点评,同时就平台就业的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

最后,太阳集团tyc151丁守海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提出《中国失业率调查》的调研定位是从短期视角看长期趋势、从问题表象探究深层的规律。在选题时项目组更关注重大的、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希望今后在大家的支持下能把《中国失业率调查》项目做得更好、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