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2023年9月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的经济学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时代视野、前瞻的战略思维,就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术界深入研究生产力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学校支持下,太阳集团tyc151牵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致力于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义、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自中心成立以来,在新质生产力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4月27日,中心成立仪式上,首批发布了三篇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持续影响。《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发展现状评估》报告,构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地级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量化评估;《新要素、新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报告,深入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全球视野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比较》报告,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6月21日,中心参加“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苏州研讨会,发布《苏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通过对苏州市与国内外城市的对比分析,提出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月29日和7月20日,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第2期和第7期),并作相关报告。第2期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评估——以深圳为城市代表的分析视角”的报告,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对深圳的发展现状作分析和建议;第7期围绕“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与产业创新”的报告,结合我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TFP)动态演变与产业创新的研究相关成果,对深圳市的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7月5日,中心发布《北京市国际科创中心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基于中心对全国279个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估和对国内外主要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合北京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各维度特征及其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背景,开展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7月19日,中心联合贵州省委党校等多个单位主办“‘富矿精开’助力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并发布《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兼论“富矿精开”》,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州时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要求,及近年来贵州省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结合贵州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特征、优势和短板,提出推动贵州省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8月23日,中心参加“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座谈会,并发布《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系统评估了浙江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提炼了浙江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主要特征、优势与短板、主要动因、未来方向等。



此外,中心针对全国各省及地级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报告还在持续产出中。



中心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太空经济”“民营经济”“碳经济”“人工智能”等重要议题,已举办“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13期,更多研究主题还在持续进行中。

目前,中心正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溯源与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与能源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前景”“新质生产力与技术创新”“传统能源产业的升级改造”“能源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内容撰写著作《新质生产力:理论、事实与路径》《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能源产业的案例与探索》,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索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提升公众对新质生产力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社会对创新和转型的广泛参与,并为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

此外,中心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在《应用经济学评论》期刊开设“新质生产力”专栏,并在《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科技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多篇高水平理论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数据局课题等项目的申报并获得多项立项;学院教师以“中国特色预期管理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为人大校友、西藏大学师生及西藏银行员工讲授课程;多篇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形成内参报告。

随着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的成立和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持续发布,学院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办学优势,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学理支撑;聚焦科技创新,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强固人才支撑,着力完善全链条人才引育机制,培养更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基础。

来源:对外合作办公室

设计 责编:陈文悦 马文林

审核:陈占明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