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0年12月4日、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太阳集团tyc151承办的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2020)在京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围绕应用经济学科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开放大国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税体制改革、经济新格局与金融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新业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研讨,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提供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

12月5日下午为主题论坛环节,全国高校应用经济学科学术带头人与青年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分别就“‘十四五’时期的开放大国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税体制改革”“经济新格局与金融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产业新业态”等四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以下为 “数字经济与产业新业态的具体情况”主题论坛精彩内容。

论坛上半场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主持,他在发言指出数字经济是时代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经济提出了挑战,例如个人隐私问题。如何去理性去看待数字经济亟需广大学者研究。欢迎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共谋新时代经济新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教授报告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的研究。他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重要能源进口产生巨大影响,而国内存在资源开发效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准确追溯污染来源,实现能源资源环境协同管理、能源智慧化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空气污染。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庆喜作题为《数字经济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发言。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途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在空间差异上,长三角地区呈现出“上海领先,江浙追赶,安徽滞后”的局面。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教授吴璟从线上交易的角度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交易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金额较大等,传统房地产交易主要是线下交易,而平台经济的发展使得线上看房、线上购房成了可能。吴璟以线上法拍房产为例,探究法拍过程中信息披露程度对促成拍卖成交的影响。研究发现,法拍过程中房产信息更加完整,拍卖更有可能成交。因此,线上推行房地产交易是可行的,前提是需要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张勋报告了其关于数字经济与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题为《数字经济、技能偏向与非农就业——基于“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随着中国进入“新基建”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的文献不多。作者以“宽带中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的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农就业的因果效应。研究表明,“宽带中国”政策促进了非农就业,从而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力波以《大数据驱动下的气候治理——供给优化与需求创造》为题发言。她表示大数据时代下所带来的“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对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起到了范式的改变,极大得促进了研究的精细化,提高了对未来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但大数据发展也带来了研究数据的三化现象,即“数据海量化,来源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吴力波以气候治理为例,展示了精细化评估气候变化对能源供给和需求影响中大数据发挥的作用。

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谷克鉴主持,他表示数字经济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改变了经济的微观基础,进而对工业化产生很大影响,塑造产业新形态。对数字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研究,还需深入。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温军作《“十四五”时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些思考》的报告。他通过详实数据展示了中国企业创新的成绩和不足之处,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低于美国,而且中国大型研发企业数量仍然很少。对于上述不足,温军从私有产权的安全性、产品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原因分析,他认为中国尚缺乏更为开放的思想思想,知识基础储量也存在不足。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炳从自身研究领域探究数字平台对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对污染治理的影响。环境治理中有“三驾马车”,政府、市场和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监督中去,对形成多元共治具有重要意义。而新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拓宽了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他通过搜集微博数据,与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匹配,研究发现当地环保局会及时回应网民在微博中对当地污染企业的举报,并对该企业采取规制措施,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量。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监督,有效降低污染企业排放水平提供了实证证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志远作题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反倾销调查的视角》的发言。他指出,现有研究多从外部政治环境变化等角度来衡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还未有文献从反倾销调查的视角进行衡量。他利用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利用多期DID探究了由反倾销造成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倾销造成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确实会影响企业进入新目的产品市场的概率。

太阳集团tyc151副教授谢伦裕作题为《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基于贫困人口长期追踪数据的发现》的报告。在过去几年时间内,中国在减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精准扶贫”模式。谢伦裕介绍了太阳集团tyc151团队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基于典型样本县数据,她详细展示了中国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以及不同扶贫政策对减贫、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太阳集团tyc151副教授苏立作题为《区块链及智能合约的经济学分析》的发言。,他指出,由于大宗商品交易涉及资金量较大,又缺少相应资产抵押,因此传统大宗商品交易会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区块链的经济模型,相比于传统交易方式,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可溯源性等优势,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成本,有效缓解交易风险问题,提高社会生产者剩余。

主持人谷克鉴对本论坛作凝练的总结,他表示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经济学各学科发展,尤其是对应用经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参会老师和同学们也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向嘉宾进行提问和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