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河北线-冀北山水队在康保县

发文时间:2024-07-30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7月,太阳集团tyc151和新闻学院组建联合访谈团,赴河北省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河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河北案例、河北经验。

7月22日,“832工程”河北线冀北山水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河北省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康保县、尚义县、怀安县、万全区)的调研任务。

本组调研的第一站是张家口市康保县。康保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太仆寺旗、正镶白旗、化德县、商都县接壤,南部同张北、沽源、尚义三县毗邻。县域广80公里,62公里,总面积3365平方公里。康保县辖7镇8乡,327个行政村,585个自然村。2007年总人口28.3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北部、东部为丘陵区,南部为波状平原区,平均海拔1450米。康保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

康保县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3年底,全县326个行政村中有165个贫困村,占所有行政村51%,农业人口24.4万人中有贫困人口8.8万人,贫困发生率36.04%。挖穷根,挪穷窝,修富路,兴产业。近年来,康保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2月底,康保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

▲拍摄于张家口市康保县哈嘎乡沙院村上空

因地制宜建光伏,“阳光财富”助脱贫

7月22日上午,访谈团抵达康保县屯垦镇南井子村进行调研。在民居的屋顶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分布式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地一年光照时长可达1700小时,处于国家二类光资源富集地区。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南井子村把“分布式光伏项目”确立为集体经济产业支柱,助力村民增收。

▲南井子村民居屋顶上的分布式太阳能电池板

村级电站每年可发50万度电,除去维护等费用后,村集体的收入约为30万元。光伏产业收入将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设置公益岗,对于有弱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公益岗(保洁员、护路员)每月可为其带来500元左右稳定收入;另一部分用来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针对丧失劳动力的脱贫户,每月发放3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经过二次分配,村级光伏电站为脱贫户增收。据介绍称,该县曾有1/4强贫困人口受益于公益岗。

访谈团入户参观易地扶贫新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吴馨睿访谈南井子村脱贫户王爱国、秦玉兰

亚麻籽油打名片,产业扶贫利双赢

7月23日上午,访谈团前往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阔集团”)调研亚麻产业。据悉,凯阔集团成立于2012年,在康保县经济开发区内,占地约27982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亿元,共拥有五条亚麻籽油生产线。

访谈团调研凯阔食品集团

作为“河北名片”,凯阔集团是一家以亚麻籽“种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主要生产亚麻籽油、亚麻附加产品、杂粮和杂粮制品。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用自动化生产车间和严谨的制造工艺,保证亚麻产品的高质量和强竞争力。

凯阔集团种植的亚麻原料

凯阔集团生产的多种谷物的陈列柜

集团负责人张经宇向我们介绍道,凯阔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亚麻籽种植条件、政府“一县一品产业”的政策支持和中国联通的帮扶投资。凯阔集团通过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租金和股利收入,同时公司的发展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2018年凯阔集团通过产业扶贫带动3个乡镇16个村;2019年联通资金产业扶贫带动2个乡镇17个村,共流转土地60000亩左右,带动油坊镇、满德堂乡、屯垦镇贫困户770户就业。通过这种方式,贫困户和农户稳定增收,滚动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双赢。

访谈团在凯阔集团的合影

匠心独运产业发展,扶贫车间助力脱贫

7月23日上午,访谈团前往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太皮具),了解皮具产业并参观展厅和车间。恒太皮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皮具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知名企业,体系完善,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扶贫帮困的事业中。

访谈团参观调研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

恒太皮具商品展厅

恒太皮具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公司采用了“公司基地+扶贫车间+个体手工作坊+合作社”的模式,吸纳当地的劳动力。公司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带动了415人实现季节性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此外,恒太皮具还为390余名年迈,体弱,残疾以及家庭妇女等群体提供了在家就业的机会,平均年收入达到8千余元。同时,其通过技能培训项目,提升当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些生产基地的设立,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为贫困地区构建了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恒太皮具车间内部

据悉公司在康保县经济开发区的新厂区投产使用后,有效解决了安社区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居住和逐渐致富的目标。

行程预告

接下来,冀北山水队将前往尚义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就尚义县的乡村振兴、白羽鸡养殖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尚义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康保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康保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潘文静访谈康保县人大副主任李自昌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程楚雯访谈康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小龙

▲屯垦镇人大主席武彪向同学们介绍南井子村易地搬迁的基本情况

▲太阳集团tyc151硕士生许嘉晖访谈张纪镇孙家纺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锐

访谈团调研哈嘎乡沙院村

油坊镇长党委副书记王大为为“832工程”留言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