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贵州线-贵在求是队在松桃

发文时间:2024-08-30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7月,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组建访谈团,赴贵州省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贵州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贵州案例、贵州经验。

8月5日,“832工程”贵州线贵在求是团队从铜仁市出发,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铜仁市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碧江区、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的第二站是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和“鸡鸣三省”之美誉。全县辖5个街道6个乡17个镇,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26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是黔东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苗族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民族特征显著的自治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县、“八七”扶贫攻坚县、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4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识别以来,全县共识别贫困村291个,占总行政村503个的57.85%;共识别3.85万户15.78万人,贫困发生率24.03%,占总人口74万人的21.32%,贫困面之大,在所属的铜仁市里首屈一指。全县共识别重点贫困村107个,其中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深度贫困村42个,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的深度贫困村2个,贫困程度之深,在所属的铜仁市里也位居前列。贫外有贫,困中有困,是2014年时松桃苗族自治县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2014年时,松桃县主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村(寨)自然条件较差;二是群众自身动力不足;三是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四是“3+1”保障短板较多;五是群众堕性思想较重。




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棉花山茶园一角


和美乡村展画卷,茶尖溢出幸福来

8月7日下午,调研团前往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棉花山村农旅产业园区,就当地茶产业和茶旅融合的情况开展调研。

普觉镇棉花山位于世界茶业发源地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土壤性质主要以酸性红壤土为主,适宜茶树生长。普觉镇棉花山产茶历史悠久,言传宋末年间,在棉花山半山腰处有一株千年古茶“採叶食之、能治百病”,被当时的人们争相采食(现已无从考据),但在当地一些嗜茶老人仍有吃茶习惯、民间更有陆羽醉茶的传说。



▲普觉镇棉花山万亩茶园

自1972年普觉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当地围绕“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培育壮大企业、完善设施设备、建强品牌品质、带动农民致富。茶园规模从建设初期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亩,其中涉及到棉花山村范围内的茶园面积有3600余亩,主要茶类有福鼎大白、龙井43、金观音、迎霜、安吉白茶5个优良品种。“产-加-销”一体化茶叶加工经营企业达7家,其中规模企业2家、获取CS标志1家。



▲调研团调研普觉棉花山茶产业基本情况



▲调研团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棉花山村农旅产业园区合影留念


稻油轮作不断档,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8月7日下午,调研团前往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真旗屯村调研稻油轮作基地,就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农村土地流转等议题开展座谈。

真旗屯村位于普觉镇西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2.5公里,与普觉村,猫猫屯村相邻。全村辖7个组,248户。该村位于普觉万亩大坝,粮食充足,土地肥沃,水源充沛。

在座谈中,调研团了解到真旗屯村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依托坝区优势,大力发展农机装备产业;依托稻油轮作基地,传统种植业延伸拓展旅游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上述举措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助力农业生产,助推乡村振兴。



▲调研团在真旗屯村开展座谈



▲调研团与普觉镇党委书记李代颂等在稻油轮作基地合影留念


强产业促振兴,土特产“挑大梁”

8月8日上午,调研团前往松桃桃源土特产有限公司,就铜仁珍珠花生、食用菌、苗岭梯田大米、花生油和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开展调研。

贵州松桃桃源土特产有限公司位于有着“梵天净土”之称的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500万元,现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6500平米,在职员工28人,其中拥有大中专学历以上的管理人员6人。公司主要从事珍珠花生、食用菌、大米的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



▲贵州松桃桃源土特产有限公司部分产品



▲铜仁珍珠花生

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农民创收、增收。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自建及合建了2500亩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坚持“绿色源于自然,健康取自本土”的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立了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产品质量自检室,从严把控“农残”及重金属等指标。公司所有产品均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为铜仁珍珠花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成员企业,2021年荣获贵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公司现有“苗食山珍”“松品三珍”“桃源土特产”“松哥桃妹”等文字和图案商标4枚。



▲调研团就就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开展座谈


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8月8日中午,访谈团前往松桃苗绣公司,就苗绣的发展和传承以及苗绣对当地就业的带动作用开展调研。

松桃苗绣是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范围内生产的苗族刺绣,多以花鸟虫鱼、日月山川为题材,2019年松桃苗绣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被选为“自然遗产地延展性生计项目”。202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该公司把苗族传统的纺织、印染、刺绣、银饰、雕刻等传统手工艺人集中在一起,利用本地优良纯正的自然材料,制作推广苗家文化产品。



▲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松桃苗绣公司创新研发团队

在访谈中,调研团了解到,在四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松桃通过“公司+基地+绣娘”“公司+工坊+搬迁户”“一人一工坊”等模式,广泛开展松桃苗绣技能培训,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开设个扶贫工坊,解决了留守妇女居家就业问题,带动一批“绣娘”“绣爷”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推动“指尖经济”的发展。



▲苗绣公司特色绣样



▲调研团参观苗绣公司特色绣样


“小工坊”托起“共富梦”

8月8日下午,调研团前往孟溪镇矮屯村强村富民工坊开展调研。

针对辖区村庄群众致富门路少、集体增收渠道窄,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孟溪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遵循“以强带弱、聚散为整”抱团式发展理念,整合14个乡镇(街道)财政衔接资金4977万元,在矮屯村建设孟溪乐嘉强村富民工坊,引导企业将合适的加工环节布局到村里,统筹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高效激发乡村振兴动能。在运作模式上,孟溪乐嘉强村富民工坊由贵州永盛玩具有限公司负责营运,乐嘉为基地提供销售渠道、订单及技术服务,工坊负责联系各村闲置劳动力,保质保量完成产品制作。



▲强村富民工坊部分产品

在访谈中,调研团了解到强村富民工坊中的工人主要是留守妇女。工坊的创立,使得她们在既能照顾家庭,又有收入来源,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



▲强村富民工坊工作场景



▲调研团与孟溪镇党委书记姚许静等合影留念

访谈掠影



▲调研团新闻学院助理教授王达访谈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黄思红



▲调研团太阳集团tyc151本科生苏文杰访谈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玲



▲调研团新闻学院本科生符文迪访谈长兴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羽



▲调研团新闻学院本科生许佳琳访谈正大镇聚宝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王洪江



▲调研团新闻学院本科生许佳琳访谈长兴堡镇白果村党支部书记吴兴隆



▲调研团太阳集团tyc151本科生苏文杰访谈白果村脱贫户石帮珍

行程预告

接下来,贵在求是队将前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园、沙子空心李产业化扶贫基地、官舟镇和舟社区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并深入访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贵在求是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松桃苗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松桃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花絮



▲普觉镇优质水稻示范田



▲强村富民工坊产品



▲松桃苗绣公司展示的儿童所绣绣品



▲强村富民工坊工人工作场景



▲调研团观赏松桃江景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