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工程”专题|安徽线-幸福归宿队在砀山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2023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组建联合访谈团,赴安徽省开展“832 工程” 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安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安徽案例、安徽经验。同时期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共同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4日,太阳集团tyc151和宿州学院师生组合联合调研队赴安徽省宿州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记录安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提炼乡村振兴理论规律,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安徽案例、安徽经验。
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的砀山县。砀山历史悠久、资源富集,自秦置下邑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城史。砀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脱贫攻坚战期间,砀山县有10.24万人脱贫,60个村出列。2019年,砀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种好砀山梨,走好致富路
8月8日下午,调研团抵达砀山县,赵宇恒老师和李娟老师采访了县人大常委副主任陈新启。陈主任告诉我们,人均耕地面积小、各项资金不足和因病致贫是导致砀山县贫困的重要原因。脱贫攻坚期间,砀山县把发展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措施。通过给予贫困户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提高水果质量,随后由电商平台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统一出售,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还增加贫困户的收入。除此之外,砀山县还高度重视对“因病致贫”家庭的帮扶,对于有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会给他提供一些工作岗位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对于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则会将低保措施作为最后的一个保障来提高它的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这些措施行之有效、符合地方实际,有效帮助砀山县摆脱了贫困。
李娟老师访谈砀山县人大常委副主任陈新启
随后,赵宇恒老师和奚雅同学采访了砀山县李庄镇党委书记孙书振。孙书记首先介绍了落实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包括打通乡镇最后一公里、精准识别及具体帮扶、实现“三个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孙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乡镇需做好持续应对准备。目前政府设立了高标准的指挥部,专门开展扶贫工作;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包干到乡到镇,按时进行走访;针对因病因残致贫落实系列政策、开发公益岗位。此外,依据砀山多年形成的瓜果种植产业禀赋,政府围绕水果产业投入诸多项目,并进一步从电商销售、水果加工、冷藏保鲜等方面提升水果价格、保障群众收入。政府还有意识引导社会帮扶,通过企业带动就业。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下一步砀山县将在坚持不返贫、做好动态减退排查、乡村建设、社会治理方面做出努力,建设和美乡村。
赵宇恒老师访谈砀山县李庄镇党委书记孙书振
奚雅同学补充提问砀山县李庄镇党委书记孙书振
最后,李娟老师和叶财博同学一起访谈了砀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毛传涛。在聊到脱贫攻坚期间围绕“砀山梨”进行的扶贫政策时,毛局长告诉我们,由于砀山家家户户都有种梨的传统,果园面积大,政策主要集中于提升砀山梨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议价能力等方面,并以此带动百姓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首先,政府会对贫困户的老果园进行改造,提高果园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其次,政府对较大的果园进行标准化改造,通过数字赋能,提升整体产品质量;最后,在销售端,积极发展电商销售,电商不光能帮销售者自己能取得更多的收入,还能辐射带动周边的果农脱贫致富。
叶财博同学访谈砀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毛传涛
“卫民大道”展才德,老年食堂显温情
8月9日上午9点20分,调研团调研李庄镇李园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李园新村以“文化有底蕴”、“区位有优势”、“产业有特色”、“建筑有风格”、“乡贤有情怀”和“治理有成效”“六个有”为特色建设美丽乡村,曾获安徽省文明村、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以张卫民先生为代表的乡贤一直致力于李园发展,个人无偿捐献11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每逢重阳节,为村内老人送去节日温暖,村内学生考上大学的全部学费也由他资助。为表感激,群众将村内一条道路命名为“卫民大道”。
访谈团在砀山县李园新村的卫民大道合影
随后,调研团前往唐寨镇侯口村,调研集老年食堂、老年学校为一体的老年服务中心。侯口村老年食堂于2022年11月开始运营,总投资40余万元,面向60岁以上老人开放。目前,每天在侯口村老年食堂用餐的老年人有70多人。与此同时,侯口村老年教育基地还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真正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访谈团在前往唐寨镇侯口村
上午10点45分,杨曾超同学访谈侯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松。在访谈中,王书记介绍,与本县其他村相比,侯口村并不具备区位上的优势,因此种植砀山梨的收益并不明显。脱贫攻坚期间,侯口村把早熟梨种植和辣椒制种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成侯口村早熟梨种植基地、侯口村辣椒制种产业园。目前全村早熟梨种植面积近4000亩,拥有知识产权保护辣椒品种20余个。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0余万元,位居全县首位。
杨曾超同学访谈侯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松
随后,江林同学访谈了侯口村脱贫户李娟。李娟女士身残志坚,曾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17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李娟在访谈中告诉我们,在脱贫之前,政府提供的低保政策、残疾人补贴以及技能培训等福利对她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2017年,在县电商协会的帮助下,李娟注册了娟秀电商公司,生意顺利起步、发展,李娟家里盖上了新房,购置了家电,还买了一辆小轿车。脱贫后李娟也没有忘记村里还有许多贫困户,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帮助邻居亲戚销售家乡特色水果,推动家乡经济发展。
江林同学访谈侯口村脱贫户李娟
梨旅结合,促进三产融合
下午15点20分,调研团前往砀山县一号梨园。一号梨园园艺场基地面积为600亩,自建立以来,制定了一号梨园生产标准、果品等级标准及产品包装标准等,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了规范支撑。一号梨园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农旅相结合“为一体的生产基地,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砀山酥梨区域品牌价值。
访谈团在一号梨园调研
下午15点40分,调研团来到了良梨镇桃源村葡萄产业园现代农业基地。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2019年,桃源村利用广德帮扶资金780万元建成207亩葡萄产业园现代农业基地。2021年,砀山县继续安排衔接乡村振兴资金1390万元用于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规模效应,建成400亩五村联建扶贫产业园。目前607亩土地共建成420个阳光玫瑰避雨大棚,已初具规模。桃源村党组织还领办了隆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探索实施“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经营主体+农户”新型产业模式。此外,桃源村还通过“保底地租+分红+务工收入”模式优化联农带农机制,给予入股农户保底分红叠加股份分红,进一步提升农户收入。
访谈团在良梨镇桃源村葡萄产业园合影
数字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下午17点,调研团调研了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砀山丰富的果业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大做强了高附加值的水果加工行业。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罐头制造生产线,包括高标准全封闭无菌车间、质量检测中心、超滤膜菌水处理装置、去菌溢流处理设备等装备。公司利用这项技术既保留了水果本身的营养成分,又能生产出可口美味的水果罐头。这提高了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在水果罐头市场上的市场竞争力。
随后,调研团前往参观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在大健康领域,以砀山酥梨为核心,集酥梨种植、生产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打造出“龙润堂记”“九月礼”“极梨膏”等多个知名品牌商标。
访谈团在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最后,调研团调研了砀山梨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整合砀山酥梨生产基地、仓储物流、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资源,在全产业链各环节集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引领砀山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除此之外,公司还采取“企业+协会+合作社+生产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模式,采取“一平台管理,多主体参与”的市场化经营模式,探索资本进入农业的新路径。
访谈团在砀山梨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调研
砀山梨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梨园系统
推广连片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优化第一产业
8月25日上午,访谈团前往萨迦县扯休乡。太阳集团tyc151魏楚教授、安子栋副教授、陈婧思老师和王漫玉同学对萨迦县扯休乡党委书记普琼、萨迦县扯休乡乡长楚波、萨迦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边贵、萨迦县扯休乡吉雄村党支部书记次旺多吉进行访谈。他们向调研团介绍了萨迦县大力推广土地连片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优化第一产业的发展历程。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文字:中国人民大学“832+大国边疆”日喀则圣湖访谈团队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
欢迎点击关注我们
相关新闻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青年经济学家论坛举办
2024/11/18
-
太阳集团tyc151“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第19期)举办
2024/11/18
-
太阳集团tyc151赴安哥拉举办第六届中国可持续发展年会,开展学术交流、联学共建及考察调研任务
2024/11/18
-
党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太阳集团tyc151党委进驻动员会召开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