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广西线-鹅城行队在德保县

发文时间:2024-07-29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6月,太阳集团tyc151组建访谈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广西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广西案例、广西经验。

6月16日,“832工程”广西线鹅城行团队从百色市出发,开启为期7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百色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那坡县,靖西市,德保县以及田阳区)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的第三站,是区内外有名的“矮马之乡、八角尚油之乡、苏铁之乡”德保县。德保县地处桂西南,东部与田东县相连,西南与靖西市接壤,北部与田阳区相毗邻,西南面靠近越南。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70%,农业总耕地面积28.76万亩。全县辖7镇5乡、18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6.8万,聚居着壮、汉、瑶、黄等9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8%。

德保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广西的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民委联系帮扶县,自治区人大机关的定点帮扶县域经济发展县,深圳市南山区对口帮扶协作县。

德保县2014年底全县农业户籍人口334797人,“十三五”初期,贫困覆盖面大、贫困程度深,共有89个贫困村(52个深度贫困村,7个极度贫困村)。2020年4月,德保县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展示厅:向贫困宣战,谱胜利凯歌

6月19日上午,鹅城行团队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脱贫攻坚展示厅,就德保县“13569”脱贫攻坚工作方法进行调研。

德保县“13569”脱贫攻坚方法,即指——

紧盯“1”目标: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

树立“3”意识:(1)扶贫工作是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意识;(2)推进精准脱贫,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意识;(3)各级领导干部60%以上的精力抓扶贫。

打好“5”场硬仗:(1)打好产业扶贫硬仗;(2)基础设施建设硬仗;(3)易地扶贫搬迁硬仗;(4)村集体经济发展硬仗;(5)粤桂扶贫协作硬仗。

坚持“6”精准:(1)扶贫对象精准;(2)项目安排精准;(3)资金使用精准;(4)措施到户精准;(5)因村派人精准;(6)脱贫成效精准。

紧握“9”抓手:(1)抓指标;(2)抓整改;(3)抓体制机制;(4)抓难点;(5)抓亮点;(6)抓基层组织;(7)抓培训;(8)抓作风;(9)抓督查考核。

访谈团调研德保县脱贫攻坚展

其中,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特色精准识别贫困户方法以及特别重视义务教育、劝返适龄辍学生865人等特色工作机制,实现2020年4月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十三五” 期间,89个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均达标,19255户72443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并实现“八有一超”。

▲德保县乡村振兴局杨德壮向访谈团讲解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情况

德福社区:搬出穷乡僻壤,创造幸福生活

随后,鹅城行团队前往城关镇德福社区,调研易地搬迁安置区及安置区内的扶贫车间。德福社区由城南移民集中安置点和扶朝移民集中安置点合并成立,是德保县最大的县城集中安置点。截至2020年12月底,德福社区共完成搬迁入住2311户10093人,居住有汉族、壮族、瑶族等9个民族,该项目占德保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60%。

▲调研团参观德福社区建设情况

德福社区各类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基本解决饮水、照明、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为实现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配套建设了南山小学。此外,社区扶持培育就业帮扶车间3家,提供就业岗位430个,设置公益性岗位解决128人就业,大力实施补偿性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信息、送工服务进“家门口”等工作,让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降低摩擦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发生的可能。

访谈团在安置区内的就业帮扶车间参观

接着,鹅城行团队参观安置区内的广西德保县矮马实业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生产车间位于德保县德福社区4-6号楼,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要以生产“矮马王子”为主题的系列毛绒玩具及生活服饰用品。县委、县人民政府协助企业带来更多的搬迁群众在车间就业,免去租金5年,为车间兑现就业奖励资金28.1万元。目前,车间在岗员工156人,其中在岗脱贫劳动力52人(含搬迁劳动力48人),工资待遇按计件结算,月均工资在1800元-3500元左右。

广西实味食品有限公司:小山楂托起大产业

德保县种植山楂果历史悠久,地理条件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山楂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县人民政府把山楂产业列入德保县的扶贫产业之一,目前全县种有山楂果林六万亩左右。

6月19日下午,鹅城行团队抵达广西实味食品有限公司酒厂。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利用德保县大果山楂和其他本地水果,如芒果、百香果、猕猴桃、桑葚等,进行系列食品深加工研制、生产销售,每年可完成 5000 吨山楂深加工能力。公司每年做保底定价收购,把德保县山楂果收购价格从每吨不到1000元提高到每吨2000多元,直接增加果农及贫困户卖果收入,也带动了种植山楂的积极性。

▲公司副总经理向调研团介绍酒厂酿酒情况

该公司还安排部分贫困户到公司就业,设立就业帮扶车间。在山楂收果、搬运运输、粗加工等过程中,每月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劳务用工50人次,给农户增加劳务费超过12万元,一年约100万元。同时,山楂食品加工的发展带动了本地原料、包装、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和创造新增产值。

▲调研团在广西实味食品有限公司合影

目前,公司每年接纳贷资入股贫困户239户,向贫困户每年分红95.6万元,每户每年得到4000元左右的分红款,累计给贫困户入股分红近300万元。

聚焦特色产业,昔日穷山换新颜

当天下午,鹅城行团队先后抵达足荣镇泗营村和燕峒乡巴龙村,深入调研当地乡村建设情况。这两个乡村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显著成效。

足荣镇党委书记吕明英同志向访谈团介绍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的扶贫方式。足荣镇位于德保县东部,2015年底,全镇贫困村比例达50%。识别1870户6629个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 28.6%。五年来,足荣镇大力发展桑蚕、水果、生态油茶、烤烟、甘蔗等种植产业,截至2020年,足荣镇烤烟种植面积为1600亩,年均总产值为620万元;水果总面积为6528亩,年均总产值为656.2万元;桑蚕总面积累计4500亩、油茶种植面积为4000亩。同时又大力发展养鸡、养牛、养猪、养羊、 清水养鱼等产业。

同时,足荣镇又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 企联建促脱贫攻坚新模式,以“党建+”为载体,完成了5个村的村企联建,并通过村企联建,成立了百农村榨油车间,开创特色农产品加工先例。仅2020年,足荣镇百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就达136.99万元,村经济收入全市第一。

▲调研团在巴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在巴龙村,党支部书记黄建海同志谈及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补贴、发展教育和教育兜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巴龙村位于德保县燕峒乡西部,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84户1169人,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发生率从25.94%降至0.92%,成为德保县第一个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村。创建千亩烤烟产业示范片。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扩大到1000亩;桑叶种植面积从无到有,种植600亩;柑橘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00多亩扩大到3200亩;永生猪养殖产业由原来存栏的3000头扩大到6000头。

以脱贫户黄乐强户为例,其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已经收到327.14元每月的养老金、稻谷补贴100.24元、医疗保险参保补贴1520元、小额信贷贴息120.16元、义务教育生寄宿补1750元和土地流转340元的政策补贴,通过各项扶贫措施大大增加当地贫困户的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

“希望田野”打造百香果地标品牌

6月20日上午,鹅城行团队调研高标准粮果结合百香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德保县高标准粮果结合项目作为德保“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发展平台项目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占地411.7亩,总投资940万元。

▲希望田野公司董事长梁超群介绍百香果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果树于3月底种植完成,预计7月初上市,参照去年的行情以及现在海南市场的预测,头批果的价格为13元/斤,亩产收入达到13000元。待果品卖出后,希望田野(广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项目投入资金向村集体分红。第一年利用上级资金建设运营后,可向村集体分红24万元;第二年可向村集体分红32万元;第三年则是36万元。

▲调研团在百香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合影

项目直接向脱贫户、监测户、困难户提供1.23万个务工工日,提供123万元的就业报酬,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工代训,基地孵化出不低于50人的百香果种植能手,为产业的发展输出人才。

行程预告

接下来,鹅城行队将前往田阳区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对田阳区的20万亩农林生态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广西果天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那满镇新立村、易地扶贫搬迁展示馆等地点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田阳区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鹅城行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德保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德保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访谈掠影

▲苏立访谈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

▲硕士生叶财博访谈德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朝川

▲博士生陈冠锟访谈足荣镇党委书记吕明英

▲硕士生王琪访谈巴龙村党支部书记黄建海

▲硕士生石智彤访谈巴龙村脱贫户黄乐强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