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个人大博士生⇋闽东乡镇

发文时间:2024-08-28 阅读次数:

有三名人大博士生,他们专业不同、年级各异,却在福建宁德的一个山区乡镇接续耕耘,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扎实调研,成果得到当地政府高度评价,还在近日被授予“乡村振兴观察员”的荣誉称号。

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政治经济学直博生张志强、商学院2022级企业管理博士生张惠民和太阳集团tyc1512024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生(2024届国民经济学硕士生)范志煜。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一期、二期、三期的成员,他们共同的实践地点是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

3年来,他们先后踏入基层一线,与管阳镇的干部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参与台风灾害防范、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工作的同时,用自身专业知识助力管阳镇的现代农业发展。3年来,他们一期接着一期干,一期二期再回访,三代“治国理政人”的努力,孵化出一个面向现实的学术小队,形成了一篇篇调研报告,持续为管阳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人大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三位人大博士与一个闽东乡镇双向奔赴的故事。

张志强(二排左)、张惠民(一排右)、范志煜(一排左)与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合影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是一个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云中小镇,也是福鼎白茶的核心主产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怎么走、走得对不对,管阳镇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探索是否有理论的支持,这些一直是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日思夜想的问题。而如今,他有了三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搭子”

这是张志强第三次来到管阳镇。比起初次,这次显得轻车熟路,更像是去亲戚家串门。2022年7月,入选“治国理政”计划一期的张志强第一次坐上了南下的列车抵达管阳镇,准备亲身体验基层治理,更想就乡村产业振兴探究竟。


白茶是助力管阳镇脱贫奔康的“金叶子”,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在与乡镇干部交流后,在管阳镇唐阳村试点的“党建领办合作社+整村绿色防控”茶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了张志强研究的切入点。然而,刚一开始,现实就给张志强泼了一盆冷水,真实的农村和他想象中有着不小的差距。一番思考后,他决心从头开始,有空就与茶企、茶农和政府同事聊天攀谈,从白茶的品种、工艺到产业的历史沿革、产销结构,不断记录、吸收、梳理。慢慢地,笔记积累了起来,白茶富民的产业流程图也在脑海中日渐清晰。最后,他从生产组织变革视角对“唐阳模式”的运行逻辑和未来发展提出思考,形成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张志强也被推荐为2022年宁德市大学生扬帆计划的“扬帆之星”。


有了这次经历,回到学校的张志强更加关注农业转型理论的相关研究。在阅读文献、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管阳镇的实践经历经常成为他的学术灵感来源,与书本的理论一起在脑中共舞。2023年和2024年暑期,张志强两次回到管阳镇,欣喜地感受到管阳镇因白茶产业稳步发展带来的变化,内心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对于为什么一直想回访,张志强说:“导师陈享光教授告诉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研究农业问题脚上不沾点泥土,不能持续接触农业现实,写起论文来是没有动力的,也是不踏实的。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才有生命力。”因为新冠疫情,张志强认为自己两年前的调研和思考的深度有限,如今管阳镇的白茶产业发展进入新形势、呈现新特点,需要持续观察学习。


“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所思助力管阳镇的产业振兴,不能辜负地方的期待。”张志强说道。

这是张惠民第二次来到管阳镇。回想2023年4月,在“治国理政”计划岗位征集时,张惠民毅然在三个志愿中都填了“乡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到基层去这件事,他一直坚定。2023年7月,如愿来到管阳镇的张惠民,面对“乡村振兴”这个大命题,心里同样犯起了嘀咕。这时,李永通拿出了张志强撰写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也成了张惠民打开管阳镇产业振兴大门的钥匙。


张惠民选择继续以“唐阳模式”为切入点,面向现实的最新发展深化细化。白天,他扎根实地开展调研,珍惜每一次下村和每一次访谈的机会;夜晚,他在政府办公室整理当天的所思所想,直至深夜。从白茶种植、槟榔加工再到七蒲村西瓜栽培,从“唐阳模式”推广、“云中管阳”白茶品牌发展再到各村撂荒地整治探索……管阳镇整体的农业发展框架在他心里渐渐清晰。


张惠民的研究内容从白茶产业扩展到全镇的农业产业,从党建赋能生产要素变革的角度对管阳镇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进行归纳并形成了研究报告。同时针对各村村财收入评估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他运用管理学知识,依托“村财完成度”与“实际收入”两项指标,为各村拟定了“双轨制”绩效评估方案。


如今,再次踏上管阳镇,耳目一新是张惠民最直观的体会。“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深耕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的两个月让张惠民深刻的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也常反思自己是否“接地气”。言及待人接物,在同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交谈方式是否深入人心,有没有与村民打成一片、做成老乡;再论学术研究,能不能发现基层问题,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向“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靠拢。

这是范志煜第一次来到管阳镇。虽说是第一次,但这个小镇早已在他脑海有了大概的模样。2024年6月,岗位分配结果一出来,担任“治国理政”计划三期辅导员的张志强和张惠民就主动联系了范志煜,向他介绍管阳镇的基本情况。三人很快熟络起来,建立了名为“管阳123”的微信群

7月,来管阳镇报到的第一天,李永通就向范志介绍了管阳镇近年来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上取得的进步,并希望他围绕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对于乡村振兴,范志煜并不陌生。一年前,他曾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项目组走进宁夏西海固,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他脑海中闪过印刻西海固人民脸上淳朴的笑容,闪过记录纸上多次写下的“产业”二字。“对,从产业入手,从梳理产业间的关系入手。”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范志煜实地走访了管阳镇大大小小的农业项目,对各项农业产业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现在的他已经从一个农业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管阳镇农业的“内行人”——“一亩粮食的秸秆转化为青饲料每年能增收多少元”“一亩茶园使用羊粪有机肥每年能节约多少元,对土壤有什么好处”等与农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他都能信手拈来。

每到一个项目点,范志煜都拍下照片发给张志强和张惠民,和他们分享管阳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张照片也都能在微信群里引发一番热烈讨论。对于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范志煜也积累了九千余字的所思所想,以期细致阐述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管阳镇因地制宜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未来规划。

情有所归,心有所系,身就有所往

在人大,还有许许多多

和他们一样的研究生

于无字处读书,在实践中答题

他们活跃在观点争锋的学术圈

奔波在经世济民的第一线

树大情怀、作深思考、干踏实事

文以载道、以致用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是他们

持续努力的方向,共同的梦想

为他们点赞!


出品:党委宣传部

文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任瑾

设计:吴嘉玮

责编:张晏慧 诗涵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