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2工程”专题|西藏线-拉萨3650访谈团在城关区

发文时间:2024-07-30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太阳集团tyc151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7月3日,由太阳集团tyc151和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组建的调研团队从拉萨市出发,开启为期15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拉萨市8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堆龙德庆区、尼木县、城关区、曲水县、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当雄县、达孜区)的调研任务。

7月7日,访谈团来到此行第三站城关区,西藏日报记者杨小娟参与调研访谈。城关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其南北跨距31千米,辖区东与达孜区相邻,北部与林周县相邻,西与堆龙德庆区、尼木县相邻,南与曲水县及山南市的贡嘎县、扎囊县接壤。全区总面积554平方千米,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10月,城关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区县。

城关区境内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及农业资源也极为丰富,地下水储备在拉萨河及周围高山、冰川等条件作用下,形成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库。城市绿化覆盖率17%,人均绿地位居全国第四位。同时城关区作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等名胜古迹坐落在城关区内。

▲拍摄于夺底街道维巴村夺底水电站

发展生态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7月7日上午,访谈团在乡村振兴局局长次仁卓嘎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夺底街道维巴村夺底水电站,了解维巴村生态振兴、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情况。

访谈团硕士生任文丽对维巴村党总支书记尼玛进行访谈。尼玛谈到他2013年来到维巴村工作,当时村里生态环境较为恶劣,风沙严重,尼玛走村入户,了解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放牧和政策性收入,生活较为艰苦。为改善村民生活,尼玛规划维巴村未来的发展道路,考虑到维巴村是城关区唯一一个有纯牧业组的村,天然牧场资源丰富,适合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自2014年起,维巴村每年组织村民群众在道路沿线、河道两岸及裸露山体周边义务造林,9年多时间,原本荒芜的山体渐渐浸染了一片又一片新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落地开花。尼玛介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维巴村计划发展林卡经济、山地自行车比赛、水磨坊等生态产业,让村民都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最后,尼玛表示广袤绵延的绿水青山就是维巴村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好好保护,并赠与访谈团夺底街道维巴村生态建设的相关影像。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任文丽访谈夺底街道维巴村党总支书记尼玛

当好“领头雁”,同奔致富路

随后,访谈团抵达脱贫户家中了解脱贫户脱贫增收情况,访谈团博士生邱宁昕访谈夺底街道维巴村脱贫户拉巴顿珠。拉巴顿珠表示,受益于扶贫政策,如今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收入结构也更为丰富。访谈结束后前往娘热街道仁钦蔡村八组,向八组组长达娃了解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情况。

达娃是娘热街道仁钦村委会副主任、八组组长,更是这个村组的致富带头人。达娃谈到,2011年,仁钦蔡村八组是贫困组,每户村民仅有两间土坯房,没有土地,没有牲畜。达娃表示,面对村组的实际情况,不能等、不能靠,要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致富。具体采取“国家扶持+政府投资+村民投劳折资”的方式筹集资金,2012年至2013年间先后修建起了扶贫洗车场、扶贫出租房。这些集体经济项目不仅为八组村民们创造了新的增收点,还帮助仁钦蔡村其他组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最后达娃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会继续结合村组实际情况,持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开展各种便民项目,多方面地为村民利益着想,让他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太阳集团tyc151博士生邱宁昕访谈夺底街道维巴村脱贫户拉巴顿珠

城关区娘热街道仁钦蔡村八组组长及其家人与访谈团合影

开拓生态旅游,推进基层治理

7月7日下午,访谈团前往加尔西村委会,了解加尔西村推动乡村治理经验做法。

访谈团李国栋访谈城关区加尔西村党总支书记索朗次仁,索朗表示,加尔西村主要支柱产业为农牧业,有很多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实现增收。同时,基于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现有康桑度假村、红山度假村、娘热乐园等休闲旅游胜地。索朗还介绍了加尔西村党总支通过建强“五支队伍”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让基层治理的触角能够更加深入地延伸到每一位群众身边,同时也促进了群众与基层组织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国栋老师访谈城关区加尔西村党总支书记索朗次仁

因户施策,因村派人

随后,访谈团来到加尔西村集体经济点“娘热乐园”,访谈团硕士生任文丽访谈城关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次仁卓嘎。

次仁卓嘎首先介绍了脱贫攻坚期间对脱贫户精准识别的程序,自2015年10月份开始,专门成立10个工作小组进村入户,逐一对农户进行精准核查,经过排查确定394户1212人作为精准脱贫对象。为保证措施精准到户,多次摸底调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分析现状,逐一研究对策,逐一明确扶贫责任。紧接着,谈到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方面的统筹安排,次仁卓嘎表示要结合乡镇、村的发展状况,选派适合当地发展的村干部,整合各自的职能优势,为贫困群众找出路、选项目,不断拓展群众致富门路。同时,结合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工作,分批次组织全区村第一书记、书记、主任进行“六个精准”系统扶贫培训,提高村干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能力。在产业发展方面,次仁卓嘎谈到对于西藏高海拔地区适合发展“短平快”的项目,在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效益,城关区在“十三五”期间投资9亿元统筹推进14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解决群众就业284人(包括14名建档立卡群众)。同时统筹上级和本级的涉农资金实施涉农项目,有效保障建档立卡群众和低收入群体在饮水、教育、住房安全、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健全“企业+基地+贫困户”运营模式。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任文丽访谈城关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次仁卓嘎

打造高原现代农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7月8日上午,访谈团前往城关区智昭产业园区调研城关区产业发展情况。园区负责人周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城关区净土产业旗下水产业、乳制品加工业、中央厨房等的发展情况。

周震介绍,城关区净土健康产业,重点打造了奶产业、水产业、种植业、商贸物流业等,目前建成运营“一支奶(大昭牛奶),两支水(大昭圣泉、藏净泉)”、高效智能温室等15个净土健康产业项目。同时开展各类农副产品供应配送业务,成立净土保供中心,取得食品配送服务能力等级资质一级证书,年服务供应各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军警单位等200余家。这些产业带动就业人数近600人,解决农牧民就业近300人。此外,公司将国家扶贫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注入产业项目,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联户家庭内贫困群众增收,2016年起城关区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方式累计向城关区394户12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兑现分红资金达2084.88万元,切实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访谈团调研城关区净土健康产业

积极推行“积分制”,乡村治理添活力

随后,访谈团前往蔡公堂街道白定村了解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推进情况。

书记旦达介绍白定村以“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根据《白定村治理积分制实施细则》确立责任制,具体积分登记工作由“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代表+群众代表”成立积分管理小组,同时,设立2名监督员(由村务监督委员担任),负责积分认定、物品兑换过程的监督。按照“一事记录、一月一评比、一季度公示”形式开展。通过设立积分超市、明确积分分档兑换标准,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提升等行动的积极性。

访谈团调研蔡公堂街道白定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推进情况

打造差异化优势,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最后,太阳集团tyc151安子栋访谈城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光超。

赵光超首先分享了自己参工以来一直接触农村工作,精准扶贫期间按照“五个一批”,积极落实扶贫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利用城关区的区位优势,集体经济、商品房、林卡经济齐步走,就地就便解决就业,给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途径。同时强调产业发展要尽可能避免同质化问题,要形成差异化竞争,发展沟域经济时要做到每条沟特点不同,充分挖掘消费需求,同时借助旅游资源推动商贸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另外,在顶层设计层面,抓好政策落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紧接着,赵光超指出,目前城关区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短板,在提高现有产业附加值方面存在不足,在产业升级方面存在技术困难,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极为迫切,未来希望通过“三交”平台、援藏渠道,与北京通州区等先进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将思路拓宽,实现现有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开发新业态。

访谈结束后,赵光超与安子栋合影留念,至此结束在城关区的调研访谈工作。

▲太阳集团tyc151安子栋访谈城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光超并合影留念

行程预告

接下来,拉萨3650访谈团将前往曲水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就曲水县的易地搬迁、集体经济、产业园区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曲水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城关区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城关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夺底街道维巴村党总支书记尼玛赠与访谈团生态建设相关影像

▲夺底街道维巴村脱贫户拉巴顿珠及其家人与访谈团合影

▲城关区智昭净土农业科技示范中心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太阳集团tyc151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